看到一篇妈妈分享的小儿发烧的护理,分享给大家
做孩子强力的后盾,能吃药就不打针,能食疗的就不吃药,在孩子成长的两年多里,通过学习积累了一些小儿 发烧护理方法。
中医辩证发烧的外因有因食,因寒,因热,除了外因,也有纯粹内因的发烧,即生 理发烧,经验来说,因伤食(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因受寒引起的发烧居多。
既然是伤食和受寒引起的发烧居多,那么先谈讨因伤食引起的发烧吧。
现在食物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子长不胖,喂养过度成问题,导致小孩子一生病就是积食的非常多,积食时可能鼻涕, 鼻塞,咳嗽,发烧,严重的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 感冒症状差不多,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比如咳嗽或发烧,如果是积食,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积食发烧初期一般肚子烫,手心烫,肚子与后背,手心比手背温差比较大,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 口臭, 大便不通或臭或 拉肚子,或见舌苔黄腻
积食的判断
1.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 2.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 3.如果发烧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比如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 4.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呕过 5.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 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6.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积食, 7.有没有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 8. 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 9.晚上 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 哭闹(积食必定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 磨牙10.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 11.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可能还要痛
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是判断积食
积食的处理: 如果开始发烧,或已经开始发烧,或干咳严重,或舌苔已经黄腻,则必须用汉森四磨汤口服液
用量按说明书: 幼儿一次10ML,一日三次,疗程3-5天
小儿发烧只要对症处理,两三天就都应能看到好转,如果没好转而且小孩状况不好,应及时就医
以下几种情况是要 关注的: 非常烦躁不安,不停哭闹,甚至狂躁到说胡话;
手脚凉而温度一直上升;
脸色惨白,一点精神都没有;
白天整天都昏昏欲睡而晚上又睡不好。
护理事项:
不管什么发烧
发烧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尤其出汗情况,但不要灌水。如果汗多,晚上睡时也可给增加。喝温开水即可,如果发烧出汗淡糖盐水更好。
发烧是小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不要做任何假定以及根据自己能否承受来决定给小孩用退烧药。判断小孩自己能否承受当前的发烧的标准就是: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比平时稍微黏人,或白天睡的稍微多些但不是整天都在睡也是正常的。
只要小孩能承受,不处理比帮倒忙好。常见的帮倒忙是贴冰冰贴、酒精擦拭降温,这些低于体温的东西会引入新的寒邪让发烧好的更慢,即使可能暂时退烧。
小孩能否承受,只要你是淡定的,你就能看出来。否则你一直胡思乱想,就以为小孩要爪子。
积食或生病时的饮食都要注意:
生病时清淡饮食,不吃蛋,少吃肉或最好不吃,晚上睡前不喝牛奶;不吃寒凉食物,比如 猕猴桃、梨、 香蕉,直接暂停水果最简单。藕也是寒的。 螃蟹、虾、无鳞海鱼都是寒的,不吃。
感冒或积食时不吃鸡肉,容易发烧,发烧时吃会烧更高。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出疹时不能吃辛辣的,有湿疹不 吃芒果、 木瓜,否则更严重。
小儿不 吃羊肉、 牛肉。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它也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
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 反复发烧,多早上降温、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积食严重的也会高烧。发烧温度高、耳朵两旁很烫的,可能烧3天后出疹。
消食导滞的药不是退烧药,是帮助排积食的,积食排了才会退烧,没排完就会反复烧,所以可 推拿帮助排便。经常有妈妈以为中途退烧是好了,就恢复饮食又吃肉或水果,然后就会烧的更厉害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 积食发烧不能发汗,发汗也没用,可能暂时温度降低,但发汗是不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