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72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

妈豆
327  
宝宝生日
2016-4-23 
帖子
23 
1#
发表于 2016-4-6 15: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在过去的20年间,干细胞储存逐渐进入人们视线,随着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的深入调查,“干细胞”这个充满争议的新生事物被揭开了冰山一角,据调查,干细胞储存种类繁多,仅我国就有脐血、脐带、胎盘、脂肪、牙髓等约10几种之多,提供的储存及临床治疗方向种类更是不胜枚举。
笔者调查后发现,有数据显示,全球干细胞库超过500家,名气最大范围最广的是脐带血库,约占总数的80%,包括1991年建立的全球第一家脐血库美国纽约血液中心脐血库,我国脐血库则由国家卫生部直接管理,原规划全国10家,目前经过批准的仅有7家,截止至今全球脐血储存量超过380万份,我国也近80万份,脐血库又分为公共库主要应用于无亲缘关系异体配型的临床治疗,自体库用于亲缘关系自体使用,查询相关文献显示脐血中主要成分是造血干细胞,同骨髓同源,作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以及社会公众普遍知晓的恶性疾病配型困难,故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储存脐血就成了其中的选择之一,这是脐血储存的理论基础,但据有关机构统计,自体库使用概率较低,故有专家表示自存脐血同保险保障一样,主要是防患于未然,是否选择应尊重个人意愿。
除脐血库外,还有各种名称的其他干细胞库存在,主要为脐带库、胎盘库等,总数占干细胞库的比重很小,但宣传声势规模浩大,那么这些库是做什么的呢?
  “储存脐带胎盘干细胞,可让一家人受益,一旦有病,就可立即取出干细胞用于治疗。”一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各地的一些妇产医院,常能碰到干细胞库的业务员,对准妈妈这样宣传。然而,储存了的脐带胎盘干细胞真能立即用于治疗吗?带着疑问,
笔者就此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干细胞市场确实存在诸多乱象。
    再过三个月就要当妈妈的陈女士来到四川某医院进行产检,在休息区等待时,一位手拿宣传资料的青年女子来到她身边,向她宣讲起新生儿胎盘干细胞的种种好处,并游说陈女士生孩子时在他们公司储存胎盘干细胞。陈女士心里打起了鼓:一是担心储存胎盘干细胞要花数万元,二是担心存的胎盘干细胞仍治不了病。
       记者按陈女士指点来到这家医院暗访,在休息区呆了不到半小时,一位30岁左右的女业务员以为记者也是来产检的,便上前攀谈。“把握住这次怀孕生产的机会,把宝宝的胎盘干细胞储存起来。”她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胎盘干细胞的各种好处,“现在胎盘干细胞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治疗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00多种疾病,比药物治疗效果好,也没有副作用。”“胎盘干细胞没有免疫排斥,全家三代都可以用,并且可以多次使用。”当笔者问到既然没有排斥,为什么还要自己存呢?需要的时候直接买不就行了吗?为何还有自己花钱储存,自己用的时候还要再收费?花两份冤枉钱?该业务员支支吾吾没有给出解释,进而笔者又咨询储存胎盘干细胞如何使用时,她以肯定的语气答复:“现在各大医院都可以用,需要的时候,告诉医生自己已存有胎盘干细胞,医生出具证明就可以提取出来用。”

  储存的胎盘干细胞真的像这位业务员说的那样,只要医生开证明,就可以提取使用吗?者采访华西医院和省医院相关科室专家后得知,目前这两家医院均未将胎盘干细胞用于任何疾病的治疗。一位和笔者私交甚好的肿瘤专家说:“脐带和胎盘成分都是间充质干细胞,这两个没什么区别?还花钱存?别听他们忽悠,现在间充质干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你想做随取随用就可以,做实验是不能收费的,而且目前临床试验(脐带胎盘)都是用异体的,没听说过用自己的,不用配型用自己的有什么意义?”。随后笔者有咨询了相关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也称,目前在内地,脐带、胎盘干细胞因安全性存在问题,国家目前严禁用于临床,只能科研,不能收费。换言之,就是存了脐带、胎盘干细胞也无法使用,无法使用存了就毫无用途,纯属商业骗局。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存了脐带、胎盘干细胞有必要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