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0
- 在线时间
- 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6-10-10
- 帖子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0
- 精华
- 0
- UID
- 72508975

- 妈豆
- 0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0
|
2.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上次我们几个朋友一起聚餐,有个两岁多的宝宝想喝可乐。但她妈妈不愿意给她喝这种碳酸饮料,想让娃喝酸奶。那小孩儿见大人和大孩子都喝可乐,死活不肯喝酸奶。我那个朋友气急了“啪啪啪”在孩子屁股上抡了几下,孩子一边哭去了。
有的朋友看不下去,说:“就给娃喝点嘛,喝一小杯也没啥的!”
而其中一位妈妈说:“宝贝,你把酸奶喝完,就可以在阿姨杯子里喝一口可乐噢!”
其实,小孩子只是看到别人都喝可乐,所以好奇,想尝尝大家喝的东西到底是啥味道,并不是真的非要喝。而这位朋友恰好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同时,她把自主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要么不喝酸奶,那也没办法尝到可乐;要么把酸奶喝完,那就可以尝到可乐。
一旦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她就会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而不管多小的选择,都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参与感,让他们有一种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让他们觉得大人考虑到了自己的需求,从而内心健康地成长。
当然在提供选择方面也是需要那么一点小技巧的,比如,语言要简单、具体,意思要明确,你至少要让孩子理解你提出的两个选择,否则孩子会很茫然。另外就是,你若是想让孩子的选择符合你内心的意愿,那不妨把这个选项放在后面。
比如我们这边的人很迷信,说是问孩子孕妇肚子里怀的是男还是女,那回答最接近真实。而有意思的是当你问“宝宝,阿姨肚子里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时,孩子一般会回答“小妹妹”;而当你为“宝宝,阿姨肚子里是要妹妹还是小弟弟”时,孩子则是会回答“小弟弟”。
所以,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不同,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而好的沟通方式,不但能够让父母省心,还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