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65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107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22 

济南通

1#
发表于 2018-8-15 09:2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微信图片_20180815091512.gif




秋季腹泻多数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秋季腹泻的初期症状会出现感冒、呕吐的现象,后出现腹泻的情况。症状为: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总之,宝宝出现:感冒、呕吐、腹泻的症状,家长就要当心宝宝是患了小儿腹泻了。


1.jpg


宝宝秋季腹泻如何预防


1.母乳喂养、不随便换奶粉

哺乳期的婴儿,要继续母乳喂养,妈妈们不要选择在季节交替的季节给孩子断奶。防止因断奶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喝奶粉的宝宝,家长尽量不要在此时给孩子更换奶粉牌子,孩子肠胃接受能力差,每个牌子的奶粉配方不同,防止孩子因不适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饮食卫生是预防任何疾病的首要条件。吃母乳的孩子,家长每次喂奶前做好乳头的清洁工作。孩子的奶瓶、碗、勺等做好消毒工作,每天都要用开水煮一下。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


2.jpg


3.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睡眠可以调节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精神状态,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所以说拥有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要让孩子养成早起的作息习惯,晚上最迟十点之前入睡,中午要有1-2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尽量每天能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4.注意足、腹部保暖

很多家长稍微一冷就给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把孩子包裹的跟个粽子似的,也有的家长要“秋冻”不及时给孩子添衣服冻着,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孩子爱动,如果你给穿的过厚,孩子稍微一活动就会出一身汗,风一吹一冷一热就容易受凉。婴幼儿要注意足、腹部的保暖,穿袜子、戴肚兜或高腰裤,不要让孩子裸睡,以防夜间踢被子着凉。


5.适当户外运动,增加抵抗力

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让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孩子体质。抵抗力强了,抵抗细菌的能力也就强了,生病的几率也就低了。


3.jpg





宝宝腹泻的秋季护理


1.预防

预防是关键,但是如果宝宝不小心得了腹泻,做好家庭护理也特别重要。


如果患有腹泻患者饮食要清淡,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增加肠胃的负担,可以给孩子吃容易消化的小米粥、面食等。母乳的宝宝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2.勿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为何种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


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该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可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5.jpg


3.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少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焉”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4.腹部保暖

宝宝腹泻多与肚子受凉有关。特别是已经腹泻的宝宝,如果还继续让腹部受凉,病情会更加严重。因此,妈妈可以适当给宝宝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围住宝宝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热水袋轻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时间不要过久,以免烫伤宝宝。


5.物理疗法

家长可以用暖水袋在孩子的脐部和臀部热敷,以缓解孩子的疼痛感,不要用卫生纸大力擦孩子的屁股,可用温水清洗抹护臀膏。


6.就医

如果孩子腹泻3天还没有好转,或出现严重脱水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QQ浏览器截图20180815092218.pn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秋季腹泻如何预防和护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