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44
- 在线时间
- 18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5
- 帖子
- 37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262
- 精华
- 0
- UID
- 4297916

- 妈豆
- 244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37
|

回乳最好采取缓慢方式,大约在两个月内完成回乳比较适宜。这样不但对婴儿影响小,也可避免造成乳房急性严重反应。
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回乳的好处之一是母亲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灵活掌握。母亲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反应,观察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同时,某些情况下的吃奶(比如生病、受伤或者入睡前)对于孩子来说必不可少,母亲可以允许孩子继续吃,先断其他一般情况下的喂奶,最后断特殊情况下的喂奶。
许多母亲惟恐自己不主动采取断奶措施,孩子就会一直吃下去,永远也断不了奶。事实上,孩子会自动脱离吃奶的要求,就像他们会逐渐摆脱孩子气的行为一样。这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一定的答案,就像开始走路、长牙、控制大小便 等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表一样,孩子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自动断奶,允许孩子按照自身独特的规律来完成,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断奶。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最终都会停止吃母乳。
怎样有计划地给婴儿断奶,对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是每一对母子之间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做的决定。这要视孩子的成长情况,最好等到孩子自动脱离对母乳的需要时自然断奶。这样的断奶方式最顺利最容易,会避免诸多由于提早强行断奶而必然出现的烦乱。每个孩子的成长时间表都不一样,一向来说,自动断奶发生在1岁半到3岁之间,有的甚至到七八岁。一岁以内的婴孩不会有自动断奶现象,即使孩子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绝吃奶,也是因为吃奶环境不够安静,干扰过多,或者因为心理原因而导致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延续到1岁以后母乳喂养是一件新鲜事。而且,在他们的头脑中,对母乳有个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多少个月之后母乳就没营养了”,事实上,母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富含营养,如脂肪、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尤其是对孩子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免疫因子。长期的母乳喂养,等于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够有效地预防诸多疾病的侵袭,比如耳道、肠胃和呼吸道等幼儿觉感染,以及幼儿癌症、少儿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重症。那些过敏体质的婴儿,更是应该母乳喂养至2岁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对辅食摄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频率会有所降低,然而,母乳却会自动浓缩养分和抗体,将孩子所需要的营养丝毫不差地输送进来。此外,与营养价值同等重要的是,长期母乳喂养对于幼儿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彻底满足。
需要提醒的是,有一些孩子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确实存在不好好吃饭的问题。但这和他们吃的什么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大人在喂养方面的失误造成的。极有可能是在添加辅食阶段,家长没有采用科学喂养方式,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或者是因为家长总以为孩子吃得不够,逼迫孩子多进食而造成孩子厌食;或者是因为家长过于频繁督促孩子吃东西,甚至不惜端着碗到处追着喂,而导致孩子失去了饥饿感。饮食是婴幼儿学习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径,父母一定要谨慎行事,把握好这方面的喂养关系。小孩子天生自知饥饱,无需大人在一旁过多操劳,喂养原则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做主,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吃饭时在餐桌上认真吃,吃完了离开餐桌再去玩儿。当孩子出现进食方面的问题时,如果不是疾病原因,家长应该审视自己的喂食手段和态度,从中找到问题根源,而不要将责任推诿到母乳喂养上,强迫孩子断奶,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卫生组织、国际母乳会,以及美国卫生部等权威机构,呼吁全球母亲们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满2岁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麦兜的鱼丸粗面 于 2010-9-16 15:3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