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40
- 在线时间
- 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2-16
- 帖子
- 5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41
- 精华
- 0
- UID
- 5460753
 
- 妈豆
- 40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5
|
作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我觉得有必要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因为接触了很多新生代的家长,发现了很多与老一辈家长不太一样的地方。其中有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去上课,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的主体。不可否认,这是教育理念、教育资源蓬勃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新的事物也不一定就优胜于传统文化的积淀。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在当代这句话依然警醒我们。虽然现在的社会进程不断加快,工作频率越来越高,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但是对孩子的面对面教育时间还是必须保证的。坐下来,陪孩子一起看看书,看看图片,看看动画片,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孩子想要什么,该怎么教育。面对面的接触不仅可以增加跟孩子的亲密关系,还能更人性的教育。这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而在学前阶段借助教育机构来帮助孩子成长,更系统,更全面,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增加孩子的知识和涵养。但是一味的借助早教机构上课来教育孩子,却不是长久之计。成体系课本式的教育会抹杀孩子最本真的灵性,这样就失去了孩子与人沟通最基本、最直接的训练,却失父母直接母乳式教育是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
纵观中国这几年新生代的教育问题,确实很令人担忧。压力和现实迫使我们进行“机械化”的教育,而后造成的“蝴蝶效应”却要整个社会来承担。如果没有正确地进行引导,那么几十年后,也许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将失去中国传统文化力量的积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