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691
- 在线时间
- 32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9-11
- 帖子
- 107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593
- 精华
- 0
- UID
- 622512
   
- 妈豆
- 691
- 宝宝生日
- 2009-04-12
- 帖子
- 107
|

整理出来讲座内容,给妈妈们参考,可能有些不全不实之处,去听了的妈妈可提出指正。
2011年3月20日下午14:00——17:00由在济南舜耕大会堂举办的讲座。
1、孩子天生反射力
人聪明特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信号的连接,外部信息刺激形成脑细胞突起,刺激的突出点越多越聪明,但对孩子的刺激来说是什么?就是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
2、训练五感就是训练大脑。杨教授让在场的贵阳家长齐声高喊三遍:训练五感就是训练大脑。 对婴儿来说,颜色鲜艳,轮廓分明的的最好,因为他们的视力都没发育好,所有孩子看到动画片都很兴奋,因为刚好颜色鲜艳,轮廓分明。而看看到靶心图很兴奋,是因为会联想到妈妈的乳房。也可以在宝宝的摇篮上挂上红色的气球,且要不时的移动。
☀五感训练视觉第一
杨教授与我们互动,比出一根手指问这是几,答:1,比出两根手指问这是几,答:2,比出三根手指问1加1等于几,有听众答2有听众答3,“呵呵,答3的家长该回家反省了”。经过一个小互动后感觉大家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有家长问早期教育但孩子不懂啊,其实早期教育关键是输入并不是理解,理解是以后的事。
举了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例子,小时候被妈妈抱在怀里上英语课,当她上学的时候老师惊奇的发现她的英语水平相当好。
3形成印刻和获得敏感——婴儿认知特点
举例:央视节目想挑战吗,一个1岁半的孩子可以认识全部的车标。这是一种模式记忆,印象记忆。
这个时期的婴儿是属于无选择探求期,没有特殊的嗜好,你提供什么他就对什么感兴趣。
4、隧道现象——早期教育是素质教育
108个调查问卷显示,实施早期教育(胎婴幼儿时期)也就是黄金教育的宝宝都和很健康、聪慧、性格好。
☀健康
健康是要身心并重和社会适应性好。
如果宝宝心理不健康会有4个表现:•MBD综合症(多动症)
•障碍:进食(厌食、呕吐)
睡眠(夜惊、梦游)
排泄
语言(口吃、语迟)
•不良习惯
•品行障碍(攻击性行为;残忍行为)
☀聪慧 性格好,情商高于智商
表现于性格方面有:
•快乐活泼,主导心情乐观向上
•安静专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要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孩子专注的学习和思考。
•好奇求知,当你的孩子问你他是怎么生出来的,不要欺骗他,也别怕他听不懂,老实告诉他。大多数家长告诉孩子他们是捡来的,垃圾堆里刨出来的,更有甚者说邮局寄包裹寄来的,试问邮局还有寄婴儿的。听到这我们全场的听众大笑不已。
•勇敢自信,孩子的恐惧心理中只有一个是属于正常心理,那就是犯错误恐惧。杨教授鼓励家长们唯独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让他们骄傲,谦虚谨慎以后长大后再说,要让他们自信,多鼓励他们。
•独立创新,美国教育小孩要教他们会说NO,要有自我独立不从众的性格,常常和他们异想天开。
•善良与同情心
杨教授举了很感人的例子,任寰从小体弱多病,可谓是在医院度过她的童年,但是任寰却非常的聪明,很爱写诗。当她10岁那年出院回家后她妈妈为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她量身高,因为她说孩子一直都是躺在病床上,做妈妈的都不知道她长了多高。妈妈给任寰正在量身高时,任寰说:“妈妈,别动!”她从妈妈头上摘下一根白头发,焦急地说:“妈妈,你的头发怎么白了?”妈妈说:“人老了,年纪大了,操心多了,自然就白了。”任寰心里很难过,走进了小房间,当晚就写下了这首小诗:
《妈妈的头发》
妈妈的头发,墨黑墨黑,
妈妈的头发,很美很美,
我长大了,
我发现了,
妈妈的黑发,哪儿去了?
妈妈挤出了里面的墨汁,
妈妈挤出了里面的智慧,
写了一个很大的“爱”字,
印入了女儿的心扉。
杨教授说到这,在场的听众全部沉默,听这首诗,多么深情,多么形象,多么真切,多么感人!女儿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她深知父母为她能活下来,付出了何等的代价…… 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又是多么善良的一个孩子啊。
杨教授说母爱是最原始的爱,所以爱心教育是从爱妈妈开始的。
二、基本内容
1、健康活动
健康活动要身心并重,身心和谐,保护和锻炼并重。两岁半前一定要禁止一个动作,就是让孩子从高处跳到低处,这样会影响孩子的骨骼成长。
四大法宝:
•略为超前,“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是最经典的育儿老话,但杨教授主张让孩子略为超前的学习这些动作,4个月的时候让孩子开始学做,拉坐、靠坐、青蛙坐。翻身的时候可以将孩子左腿放右腿上,手在孩子的腰部轻轻的推动。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可以试着将床单裹起来或在他耳边吹气,因为这会使他们感觉回到了母体,很安心。
•手眼协调,儿童的智慧集中在他的手指尖上。
•运动定向,当孩子会扔球时,妈妈可以指定个方向,不然这样的运动会没有效果。
•左右开工,左脑是思维脑,如果你发觉宝宝是左撇子,那你就训练他的右手,但千万不要纠正,现在联合国口号是实行全脑教育。
在这杨教授教了我们几套训练左右脑体操,都是左右手互换动作的,也很简便。
2、认识活动——训练五感、耳聪目明
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到了门口就可以问,“宝宝那两颗树哪个高呀?”,走到花坛旁就可以问,“宝宝那朵花什么颜色呀?”“红色”“红色有很多种啊,有大红、粉红、暗红……是什么红呢?”
杨教授鼓励家长家长要有主动意思的教育孩子,身边的很多小事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教导孩子。
3、语言活动——人类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训练在3岁前事黄金时期,这个阶段落后就是永远的落后。对孩子培养早期阅读,是学习阅读。
大家都知道犹太人很聪明,有条法律是如果你家里失火第一要先抢救的东西就是书本。孩子的宗教洗礼是将蜜糖涂在书上让孩子去舔,是要让他知道——书是甜的。
4、社会活动——早期教育的本质就是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
5、艺术活动——美育教育是灵性启蒙
三、基本活动
(一)基础活动
1、三翻六坐(3-6个月)
2、换手游戏(半岁)
3、让他爬(8个月)
4、拇指对捏(8个月)
5、扶栏站立(11个月)
6、垒积木(周岁)
7、抛皮球(1岁4个月)
8、扶栏上下楼梯(1岁5个月)
9、穿珠子(1岁10个月)
10、倒水入杯(2岁)
11、踢门球(2岁3个月)
12、平衡木(2岁半)
13、泥捏(2岁9个月)
14、使用餐具,筷子(3岁)
(二)认知活动
1、视觉定向和追随感应(新生儿)
2、主动触摸(3个月)
3、指认物品(5个月)
4、指认身体部位(7个月)
5、识图识字(10个月)
6、辨认颜色(周岁)
7、画长线 (1岁3个月)
8、看书翻书 (1岁半)
9、认颜色 (2岁)
10、对数的理解和判断(2岁半) (包括数对应物、大小多少、相邻数、顺数逆数关系、理解数的分合关系)
11、空间感知训练(2岁8个月) (包括几何形状识别、大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的空间关系)
12、职业识别(3岁) (制服类人群)
(三)语言训练
1、逗引与微笑(新生儿)
2、前语言期——咿呀学语(4个月)
3、模仿发音(5个月)
4、动作语言联系(8个月)
5、指图解答 (10个月)
6、单词——命名期(1岁3个月)
7、电报句(1岁半)
8、双词句——主谓句(语言爆发期间)(1岁8个月)
9、儿歌、故事、谜语(1岁10个月)
10、念和背(2岁半)
11、表达物件(2岁9个月)
12、学习第二语言(3岁) (是指正式坐下来学习,并不是指3岁之前提供的双语境的环境)
四、社会人生第一步
1、熟悉环境(新生儿)
2、藏猫猫(4个月)
3、扩大社交范围(半岁)
4、照镜子(8个月)
5、平行游戏(周岁)
6、学会分享
7、过“家家”(1岁半)
8、合作游戏(1岁9个月)
9、打招呼(2岁)
10、学会做事(2岁半)
11、学会等待(2岁9个月)(家长对不合理要求说NO,对合理要求缓时满足)
12、学会自我介绍(3岁) (前提是1、在陌生人面前2、介绍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3、口齿伶俐,不怯场)
五、艺术
1、音乐浴
2、涂鸦期
3、造型美 (杨教授谈到,家长不应该买贵的大型玩具,应选择益智类玩具)
4、自然观摩与审美情趣,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场所
5、民族传统与文化传统
之后的现场解答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
1.妈妈问:孩子说话晚(1岁2个月)是否跟平时创造的英语环境有关,孩子语言混了?
杨答:没有关系,孩子说话也不算晚。关键是家长多跟孩子说母语,多训练。
2.妈妈问:头型扁或圆是否跟智商有关系?
杨答:没有关系。
3.妈妈问:家里是龙凤胎,姐姐活泼,弟弟内向一些,姐姐常抢弟弟玩具,家长是否应该干涉?
杨答:家长不应过多干涉,只应点拨,让孩子们自己来平衡。另外,他觉得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容易一些。
4.妈妈问:2年后会移民加拿大,问是建议直接在加拿大读小学还是先接受国内教育一段时间比较好?
杨答:因人而异,但建议先接受国内的母语教育一段时间比较好。
5.妈妈问:孩子老打人,怎么解决?
杨答:当场发现,立即制止。并且家长口径一致,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红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