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8 | 浏览: 227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嘟嘟妈0108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71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660 
1#
发表于 2011-4-21 16:2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各超市的酸奶柜台突然被铺天盖地的“老酸奶”所占据。几个月以来,许多朋友都问我:老酸奶是不是最天然的酸奶?是不是营养价值比其他酸奶高?是不是有特殊保健作用?是不是比其他酸奶安全?是不是不含添加剂特别适合孩子吃?



真正的老酸奶是怎么制作的?

  其实,所谓的“老酸奶”,是一个传统制作酸奶产品的概念,但已经变味了。各地都有自己的“老酸奶”,也就是过去传统制作的凝固型酸奶。这种酸奶不是黏稠的液态,而是基本上呈现固态。这种固态不是加了任何凝固剂,而是牛奶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凝胶状态。把消过毒的牛奶、糖和菌种加到干净的容器当中,保温发酵几个小时,牛奶就会变成固态,每个自制酸奶的人都知道。这种蛋白质凝胶状态很脆弱,只要用力搅拌,就能让看似坚实的凝胶重新变成液态的奶。



普通酸奶是老酸奶加了增稠剂等

  在我们小时候,各地的酸奶都是这种固态的产品,但随着奶制品产量的增大,这种产品慢慢地退出了市场。这是因为凝固型的酸奶在运输中容易因为摇晃、震荡等机械力量影响口感,消费者看到的是破碎的冻,甚至是变成液态的酸奶,肯定会不满意。

  同时,因为在固态酸奶没法加入果汁、果粒之类配料,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人们就加入一些增稠剂,把大罐发酵好的酸奶凝冻慢慢搅碎,让它变成黏稠的半流体。这就是市面上占优势的酸奶产品状态。

  如果少加增稠剂,酸奶产品往往会呈现液态,只不过比牛奶略浓一些,有些消费者以为酸奶“内容不够”而产生嫌弃心情,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状态。



如今的“老酸奶”添加了凝胶剂

  但是,喝惯了这种黏稠的酸奶,人们也有点腻了。这时候,新产品 “老酸奶”让人们眼前一亮。它以传统产品的面目出现,但为了避免运输中变稀的麻烦,添加了凝胶剂,这样,无论怎么震荡都不会变成液态,运输和销售非常方便。

  普通的牛奶原料,加明胶、琼脂、卡拉胶等等植物胶,就可以制成这种凝冻状态。我的实验室里就曾经做过类似的冻,而且口感效果比某些市售产品还理想,只不过没有把这种配方变成产品。

  所以,严格来说,市面上所谓的“老酸奶”产品,应当叫做“酸奶冻”比较确切。



所谓的“老酸奶”营养可能更低

  知道这个制作过程就能明白,其实这些酸奶冻产品并不会增加酸奶产品的营养价值。其中既没有加什么保健菌,也没有加什么营养素,原料质量无需提高,甚至还可以降低。因为传统上做酸奶的牛奶原料必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抗生素含量必须低,杂菌含量必须少,才能顺利做出酸奶凝冻。现在有了植物胶帮忙,即便原料蛋白质含量低,也不妨碍做成凝冻状态,原料要求反而降低了。

  实际上,我看了一下市面上“老酸奶”产品的营养成分标注,与其他产品相比并无优势,甚至有的还偏低。从感官品尝来说,也感觉有些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偏低,而果冻感太强。从安全性来说,它也没有任何优势。除了原料质量要求不提高之外,其中也不妨碍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有些产品的香精味道非常别扭,而且似乎除了发酵产生的乳酸之外还添加了其他有机酸。



“老酸奶”不适合婴幼儿食用

  可见,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老酸奶”产品,和过去传统制作的原料纯粹的老酸奶不一样,营养安全性都没有优势,也没有特殊保健作用。而且,因为其中普遍含有食品添加剂,并不适合2岁以下儿童食用。

  特别需要叮咛的是,有些“老酸奶”产品呈强度比较大的冻状,不能搅成液态。和果冻一样,孩子把这种酸奶冻呛入气管是很危险的。

  3岁以上的孩子不必担心,但吞咽功能没发育好的低龄幼儿吃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大人要小心看护,避免发生危险。



“老酸奶”门槛低、利润高

  只要看到各企业做“老酸奶”的热情,就知道这种产品肯定是效益相当好——也就是说,它属于门槛比较低,技术比较平淡,利润却很大的产品,便于一拥而上。但是,如果我们的市场上,都让那些技术含量不高,营养安全质量平淡,仅仅凭炒概念的产品赚到大钱,内在健康品质优秀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被冷落,谁还会努力给消费者做更健康更营养更优质的产品呢?长久来说,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所以,喜欢一种产品的口感没关系,愿意为这种口感花钱,本是愿打愿挨的事情。不要说酸奶本身是很健康的食品,即便健康价值那么差的可乐,不是也有人花很多钱自愿去买吗?但是,我们的消费,必须是明明白白的消费,自己要知道买到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以为老酸奶比其他产品更营养、更安全、更保健,为了这个原因而更换酸奶产品,那就赶紧更新一下知识,然后再做选择吧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20273  
宝宝生日
2010-06-09 
帖子
2125 

最会炒

我还特别喜欢老酸奶,看来以后要少吃
霏霏滴妈咪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2624  
宝宝生日
2008-10-08 
帖子
410 
今天还给孩子吃了呢,以为有营养呢,以后可要少吃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26299  
宝宝生日
2010-05-01 
帖子
4824 
家里有两碗还没吃,吃完再看吧,以后不吃了
嘟嘟妈0108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71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660 
现在还有啥能放心的吃啊?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5506  
宝宝生日
2007-12-29 
帖子
885 
我家都喜欢吃老酸奶,以后还是不吃了
小宝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27693  
宝宝生日
2009-10-10 
帖子
3492 
学习了……
麦子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9303  
宝宝生日
2010-12-10 
帖子
3299 

嘟嘟妈0108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71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660 
食品安全啊!
淘气包包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22336  
宝宝生日
2008-02-20 
帖子
3219 
现在都是在家自己做着吃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081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164 
自己做吧。
嘟嘟妈0108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71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660 
自己做的有保障
金元宝的无敌奶妈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15873  
宝宝生日
2010-04-23 
帖子
2790 
看了就知道了
宝宝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901  
宝宝生日
20060929 
帖子
1603 
酸奶可以自己在家做,很方便的,不用买外面的!自己做的还放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2915  
宝宝生日
2008-09-07 
帖子
470 
我挺喜欢吃的,现在看来还是少吃为妙
嘟嘟妈0108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71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660 
回复 爱上绿幽灵 的帖子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瑞瑞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724  
宝宝生日
2009-02-07 
帖子
1257 
还是研究一下自己做吧
恩宝妈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3350  
宝宝生日
2010-05-07 
帖子
2587 
我我我 昨天刚订了佳宝的老酸奶 我哭死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081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164 
我是超级喜欢吃老酸奶,哎,啥都要自己动手了
嘟嘟妈0108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71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660 
回复 刘恩泽妈妈 的帖子

问问可以换成别的品种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老酸奶有害?食品专家详解“老酸奶”的骗局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