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3 | 浏览: 346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田宝宝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8210  
宝宝生日
2008-05-30 
帖子
4255 
1#
发表于 2009-9-20 13:4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老中医立下怪规矩 不开贵药只看10个病人 今年81岁的靳大夫有个怪规矩:每次只看10个病号。   靳大夫开药方也有规矩:只用有效的不用贵的。   对于如何保持健康心态,老人的秘诀是“宽容、大度、运动”。   8月6日下午两点,山师东路一家中医诊所,排着十多人的队伍。排在第一个的中年妇女姓徐,家住济南十六里河,她笑着告诉后面排队的人:“我凌晨3点就来了!谁让靳大夫一天只看10个孩子呢1   徐女士说的靳大夫名叫靳祖鹏,是一位儿科大夫,今年已经81岁高龄,这位外貌并不起眼的老太太有一个习惯:一周出诊三个下午,每次只看10个病号。   发挥余热立下怪规矩   一次只看十个病号   1992年,已经从山东中医药大学退休在家的靳祖鹏教授打算“出山”发挥余热。儿女们却非常反对,理由很简单,儿女很争气,家庭条件都不错,不愿让她再受累。   老太太再次“上岗”一干就是十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太太看起病来有些力不从心。为了对患者负责,保证看病的效果,从2005年起,老太太立下规矩:每次只接诊10个患者。   对这样一个看似奇怪的规矩,她这样说,看病要凭良心,有些专家几个小时就看100个患者,平均几分钟看一个,很不负责任,她看不惯。   “我接诊时间就三个小时,一个病人差不多可以看二十分钟左右。当然十个也不是绝对的,有时自己身体状况好,还会相应增加机动名额。”老太太平静地告诉记者,这样晚上睡觉时扪心自问,能感觉安心。   患者整宿排队   毫无怨言   每天只看10个病人这样的规矩,使很多想请老太太看病的患者,不得不提前等上八九个小时,按说他们应该颇有怨言,但恰恰相反,来看病的患者一致赞同老太太的做法。   家住青龙桥的段女士就很赞同这种做法,表示这样治疗时间宽裕,老人看得仔细,问得也仔细;开的药也不贵,但效果特别好。所以大家即使排很长时间队,也心甘情愿。   另一位带孩子来看病的李先生向记者讲起了这样一件事,他5岁的儿子从出生起就滴尿不止,看了很多家医院都不管用,后来听朋友介绍找到了靳老太太。诊断后,老太太就开了3元的药,吃了就好了。   开药方:   只开对的,不开贵的   “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我开药的原则就是以病人的需要为主,坚持不开贵药,只用有效的而不用贵的,除非必须要用贵的不可。”靳老太太说。   长清的韩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患病,以前没看过中医,老是觉得中医不如西医。但是前几年听朋友介绍来靳教授这看了一次,感觉效果很好。   几十年的从业生涯,老人看了数以万计的病人,精湛的医术、负责的态度为老人赢得了很多病患家人的赞誉。但记者发现,在靳老太太的诊室里,却没有一面患者送来的锦旗。   “锦旗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我看病完全是兴趣,病人对我最大的感激,就是在真心听我的劝告后,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老太太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下面是一个妈妈以孩子的名义写的一篇诊疗日志: 宝宝气管炎咳嗽 天气逐渐变热,可是一不留神也容易感冒。前几天不是感冒气管炎吗?到社区开了些感冒药、消炎药吃了,没太管用。妈妈又到我到齐鲁医院看了看,奶奶给我换了另外一种消炎药,差不多快好了,妈妈就给我停药了,因为这种消炎药太好了!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可是又过了一个多周的时间,又感觉不太好,又开始咳嗽,又开始吃消炎药,可是也不见好。可把妈妈愁坏了,因为晚上好咳嗽,我们全家都休息不好。 后来,听妈妈的同事说,省中医有个退休的老奶奶看病挺好的。妈妈便上网查了查,大部分人反映还是很好的,于是妈妈决定带我去看看。这个奶奶看病有个规定:每天坐诊半天,只看10个病人,也就是说每天只挂10个号,一是因为她年龄大了(今年有84岁高龄了),二是因为这个奶奶不像其他有些医生那样,两三分钟看一个病人,她给病人看的比较仔细,一般一个病人二十分钟左右,而且开得药也不贵。因为挂号数较少,所以想找她看病就得半夜起来去挂号,要不然就挂不到号,大部分人都没有怨言,都能理解。 妈妈决定试一试,夜里三点,妈妈就起床了,跟爸爸一起去了,还算幸运,排了个第四号。听有一个爷爷说,星期五那天他去排号,凌晨四点去就已经没号了。等八点挂上号后,妈妈就匆匆上班去了。下午两点多妈妈又带着我去看病。进去后,奶奶问怎么不舒服,妈妈说我有点咳嗽,于是奶奶就用听诊器给我前后仔细地听了听,然后问了妈妈几个问题,就给开了药方。诊断仍然是气管炎,开的药有羚羊四小包,两瓶糖浆,另外又八包中药面。回家妈妈就给我喝,先是喝的羚羊散,结果妈妈和奶奶刚给我灌下去,我又全吐了,这可把妈妈急坏了,也气坏了。要知道这可是妈妈从三点就去排队才买回来的药,于是妈妈打了我两巴掌,打完后妈妈就抱着我哭,我知道妈妈心疼我,舍不得打我,所以剩下的药粉我忍着就喝了。中药粉实在是不好喝,要不我就痛快喝了。 喝完中药粉第二天,就好些了,咳嗽的不是很厉害了,看来中药确实是管用,看来走老奶奶看病确实是好。妈妈说要坚持让我把这八包中药粉全喝完。不管对我,还是对妈妈这都太难了,一天两次,我也受折磨,妈妈也难受。不过有时妈妈跟我讲道理,我也能自己喝下去几口。 奶奶的坐诊情况我也给大伙介绍一下: 靳祖鹏,女,84岁,省中医退休大夫,擅长治疗气管类疾病。 坐诊地点及时间:现只在山东省中医药大学中鲁医院坐诊(山师东路28号,经十一路东头与山师东路丁字路口往南20米路东)。坐诊时间为每周一、周五下午。 注意事项:因为靳大夫每天只挂10个号,所以要找她看病,需夜里去排队。具体说就是夜里需先去写上名字排上队,然后早晨7点半后再去挂号,没必要一直在那里等。下午再带着宝宝去看病。
一一妈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707  
宝宝生日
2008-10-09 
帖子
591 
1wanwan761 现在这种医德好,又负责的医生太少了!
萱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556  
宝宝生日
2008-11-01 
帖子
1460 
恩,同意楼上的观点
团长编号:mw10047硕硕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32542  
宝宝生日
2006-09-23 
帖子
8509 
天啊,现在还在看吗
文轩妈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3286  
宝宝生日
2009-03-29 
帖子
356 
现在有能力又有医德的医生越来越少了。1wanwan631
文轩妈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3286  
宝宝生日
2009-03-29 
帖子
356 
如文所说那就支持靳大夫。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4599  
宝宝生日
2006-06-12 
帖子
580 
有谁家在靳大夫那里看过的,上来说说

Rank: 10Rank: 10

妈豆
440  
宝宝生日
2007-09-23 
帖子
125 
我倒是见过挂靳大夫号的那个场面,有次我去中鲁的时候有个家长说她前一天晚上11点就过去排队了,在门上贴个条写上号,早晨3点多钟又去排队的。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豆
1373  
宝宝生日
2010-01-02 
帖子
181 
好人,平安。
牛牛妈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9729  
宝宝生日
2009-07-15 
帖子
1735 
好很好非常好真的很好
龙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4404  
宝宝生日
2008-06-09 
帖子
1176 

本地淘宝

这个贴子在妈网好像看到很多次了
潇湘妃儿 团长编号:mw10011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豆
43774  
宝宝生日
2009-01-13 
帖子
19939 

本地淘宝

谢谢小风分享,记下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030  
宝宝生日
2010-09-25 
帖子
371 
像这种应该实行预约,可以免去很多病人家属不必要的麻烦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风的推荐:八十岁儿科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靳祖鹏(仅作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