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 | 浏览: 90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1#
发表于 2012-5-22 23: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当一些家长在为学前教育学位奔波,想把孩子送进一位难求的幼儿园时,一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园带回来,让孩子“在家上学”。近日,在福田文化馆工作的陈继文把自己的儿子从幼儿园接回了家里,让孩子在家学习。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出现了“在家上学”的现象,而在深圳这样的种子也开始萌发。“在家上学”是好是坏,种种争议,孰是孰非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家上学”风潮引起了社会对中国早教和教育模式的反思。
 上学一星期 儿子哭着不愿意去
  10月19日,在宝安龙华,记者见到了跟着爸爸妈妈在家的奥哥(小名),三岁半的他看起来似乎要比同龄的小朋友活泼、懂事。奥哥的父母都是河南人,而且都在内地当过多年教师,父亲陈继文现在是福田文化馆的作文辅导教师,周一至周五则在家带小孩,周末到少年宫做辅导。妈妈永梅是一名英语教师,曾经在龙岗一家实验学校教书,后来辞职,给家附近的小孩辅导英语。
  为什么会让孩子“在家上学”呢?永梅告诉记者,应该把孩子送进小班还是留在家里上学,她们夫妻俩还为这个问题争论过,“当时他父亲很固执,一直不想让他上幼儿园,说他有时间和能力在家教孩子,我当时不愿意孩子在家学习,觉得还是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因为当时社区就有人说我们对孩子太宠爱了,我觉得还是送进幼儿园好。”后来有一天,当陈继文问奥哥愿不愿意去上学的时候,没想到孩子很爽快地回答愿意,于是奥哥进了社区的幼儿园。
  今年9月上学的第一天,儿子高高兴兴地上学,陈继文却非常舍不得,“觉得孩子在幼儿园肯定会没有在家里学习好”。陈继文所担心的问题逐渐出现了,“比如他在家的时候喜欢在水龙头下玩动力学原理的水车,我们也经常跟他一起玩,而去了学校,他止不住自己的兴趣也常去开水龙头,这让老师不喜欢。”
  陈继文说,而且夫妻俩发现平时在家活泼好动的奥哥安静了许多,似乎也不快乐了,“那么小的孩子,被要求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多可怜啊”。在幼儿园呆了一个星期后,一天奥哥哭着不愿意去上学,“自己说要在家里上学”。陈继文说:“虽然当时我们心里也很难受,但是还是在教他要做个坚强的孩子。”
  “一天孩子晚上说梦话,‘我要做个坚强的孩子’。”孩子的呓语一下子触动了夫妻俩的神经,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夫妻俩决定让孩子“在家上学”。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在家上学 让孩子学习更自由

  陈继文告诉记者,之所以让孩子“在家上学”,是因为夫妻俩有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教育方法。在家教孩子后,陈继文开始每日写下自己的育儿日记——《在家上学》,并发在本地论坛上。他的育儿帖子引起了家长的关注,不少家长给他留言,探讨在家教育孩子的利弊,交流育儿之道。

  为了孩子的教育,夫妻俩参考不少教育类经典书籍,还经常在网上收集资料。记者在陈继文家里看到,一张一米多长的白板上写满汉字,而奥哥都能准确地读出每一个字和词语。永梅说奥哥已经认识两百多个汉字了。“所有的汉字我们都没有特地去教,而是平时看书或者玩耍中潜移默化地教的。”

  夫妻俩告诉记者,他们初步给孩子制定了一个“在家上学”的流程:早上8时半起来后,爸爸弹钢琴,奥哥跟着爸爸学唱儿歌。上午爸爸妈妈在忙自己工作的时候,奥哥就自己在家看书或者玩游戏。中午午休后,爸爸或妈妈带着奥哥去公园进行户外运动……

  “每个星期我们会带他进行两到三次的户外运动。”陈继文说,“在家上学的好处是给孩子更多自由,让他更接近自然,也可以因材施教。”如今,说起孩子的教育,夫妻俩已头头是道。陈继文说,他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他指出,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多是强制性的,而且为了便于管理,幼儿园经常给孩子看几个小时的电视,带孩子玩的机会不多。

  永梅也表示,她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文化知识,希望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能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但是这些在幼儿园不一定学不到的,所以他们就只好自己在家与孩子做游戏,进行户外互动中对孩子进行培养,“自己挑选一些电视节目给孩子看,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给孩子讲故事、排舞蹈等,在玩乐中教育孩子,也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永梅说。在夫妻俩看来,他们作出让孩子在家上学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更好,也很活泼,更快乐了。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一人太孤单 但家庭同盟难找

  虽然目前陈继文夫妻俩还没有发现奥哥在家上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他们也希望在深圳找到一些“在家上学”的孩子。他们希望,儿子在家能够学点东西的同时也不孤单。

  永梅告诉记者,从现在孩子的表现来看,各方面都不错,由于平时带孩子到户外或游乐场跟小朋友玩,孩子性格外向,消除了当初怕孩子缺乏社交的担忧。“不过,孩子还是有点胆小,比如别人抢他的东西,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永梅说,“因为我们平时在家里就教他对人要有礼貌或者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玩等,但是遇到强势的朋友,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陈继文夫妻经常上网查阅有关“在家上学”的资料,希望从成功的案例中获取一些经验。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纷纷出现了“在家上学”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学堂”出现,但是夫妻俩在网上找了很久怎么也找不到深圳有类似的例子。“现在我们两个人带一个孩子,比较花费时间,而且有时候觉得孩子一个人比较孤单,如果有同样的家庭,我们把孩子聚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这样不仅父母更轻松,孩子学习也有伴。”不过,深圳的家长工作都比较忙,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现象还很少。


  永梅说,夫妻俩打算让孩子“在家上学”两年,然后再让他进幼儿园大班,作为升读小一的衔接。“小学是一定要上的,毕竟这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个教育制度和模式,而大班是一个适应阶段,让孩子有一年时间去适应学校的氛围和环境。”夫妻俩表示,他们并不期望孩子“在家上学”能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生活行为方式和性格的培养,“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真诚、善良、有正义感等,多陪陪孩子”。在他们看来,这种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做到,而学校教育是不可以替代的。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家长声音

  “自己的小孩自己管不了”

  由于不满幼儿园的批量化教育模式,近些年来多个地方出现了“在家上学”的案例。那么那些把孩子送上幼儿园的家长是怎么看待这种教育方式的呢?通过采访,记者发现虽然有父母支持这种开放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但是大多数父母并不认同“在家上学”。他们觉得孩子“在家上学”会失去融入集体的机会,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

  支持▶▶

  孩子的天性得到发展


  在网上看到陈继文不断更新的育儿日记,家住南山的李女士对夫妻俩非常佩服,并在网上“偷师”他们的育儿方法。她觉得,相比一些幼儿园的教育方法,陈继文夫妇对儿子的教育似乎要好很多。

  李女士4岁的儿子正在南山一家民办幼儿园上小班,她没想到幼儿园学习完全就像在上小学。“老师每天在教写字、算术,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是写字、算术。”这样的超龄教学让李女士为儿子感到很难受,“我们做家长的真不愿意这么小的孩子就学这么多文化知识,同龄的小朋友都在学唱歌跳舞、出去玩耍、培养兴趣之类的,我们也希望老师从这些方面下手,而不是去教读书写字。”

  李女士说,看到陈继文那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她很欣赏,觉得只有这样教育孩子才能自由成长,天性也会自然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听老师或者父母的话。“看到孩子那么辛苦,她真的很想像奥哥的爸妈一样把孩子接回家。“但是我们平时工作很忙,自己也不是老师,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只好把他留在幼儿园,让孩子慢慢去习惯吧。”

  反对▶▶

  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


  “孩子的交际能力、协作能力在集体里才能培养,没有集体的环境怎么培养呢?”刘女士的孩子4岁半,正在幼儿园读中班,她说即使学校再差也不会让孩子“在家上学”。刘女士觉得孩子应该要在集体里成长,父母在家里教只是单方面的传授,但孩子在集体里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以后上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要在大集体里的,孩子交际能力可能会缺失,而在学校孩子的主动性会加强,不会什么事都依赖父母。”

  肖女士的孩子两岁半上幼儿园,现在读大班。“在家里他会觉得谁都要听他的,但是在幼儿园里,他就会知道原来不是这回事。”肖女士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溺爱,孩子容易变得自私,在幼儿园可以让孩子明白如何尊重别人。“有时候他以为学校的玩具是他的,就拿回家来,我会告诉他这是学校的,是公共财物,不是你的私人财物。你拿回来要告诉老师,老师允许的情况下你才可以拿回来,但是玩完立马要还回去。”

  温先生的孩子在读中班,他也觉得儿童主要还是要学习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在心理上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早期教育还谈不上因材施教的问题,能够学一点礼仪方面的就可以了,知识方面等上小学后再去慢慢学。”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深圳大学学前教育系副主任陆克俭:

  “在家上学”不应成潮流


  陆克俭指出,出现在家上学很值得大家反思,这也说明目前中国的幼儿教育或者早教存在问题,不够多样化、也不规范。目前幼儿教育成为赚钱的工具,幼儿园不断让孩子报考不同的兴趣班,“给孩子的东西应该是最正确、最纯洁的,所以要再三筛选,而不是一味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母语还没有学好就学外语。”而且家长也把孩子当做大人的雕塑品,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让孩子学不同的兴趣,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很多兴趣不是终身兴趣。而且由于幼儿教育的不规范,中国的幼儿教育没有出现应对不同孩子的需求,这样一种有弊病的幼儿教育必定也会让不少家长不满意,探索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过,“在家上学”是一种现象还可以,若成为潮流就不太好。在他看来,家长觉得孩子在集体中应该像在家庭中那样受重视这个出发点不对,小孩的成长不光只是父母的关爱,必须经过社会集体,必须走入社会化之路。“小时候只是在家里的话,交往的人少,社会交往必将受到限制,就算聪明,以后与人交往还是存在问题。”

  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有相同的素养,这是家庭教育不能替代的,必须到学校大集体中去。家庭教师在国内还不能成为主导者,是一个教育的辅助者。而且,在家里教育孩子,很多家长没有专业的学科教学法,也带着情感、血缘去教育孩子,这样一来孩子能力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被摧毁了,给孩子带来压力。”而且教育孩子不是靠亲情,必须要严格,“亲情教育必经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他指出,孩子的学前教育应该以活动为中心,不能以知识为重要内容,进行感官教育,而不是视听教育。“家长要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各个不同阶段必须有不同方法,学前阶段就不能用小学教育的方法。”

  与知识教育相比,孩子的健康、生命安全教育、卫生保健以及运动锻炼意识的教育更为重要。“学外语,念唐诗,舞蹈之类的,不是素质教育,而是一种技能,孩子没有从中得到美感和修养教育,这只是因为家长重视表明的东西,家长虚荣心得到满足,反而对孩子不是重要的,学会保护生命等重要的知识更需要家长去重视和教育。”

宸妈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2961  
宝宝生日
2008-09-16 
帖子
838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孩子上学后最明显的是经常生病,没有抵抗力。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2170  
宝宝生日
2012-01-25 
帖子
571 
是啊,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头疼的,也是最矛盾的,送去幼儿园孩子没有了自由,性格上和心理上都会受影响,可是放在家里我们又都不是做教育的,对孩子的教育难免有疏漏,孩子也容易孤独!我和老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孩子到底送不送幼儿园?老公说他小时候没上幼儿园直接上学的,交际能力也不差,他是不放心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问题,现在幼儿园孩子出事的太多,家长们都不得不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所以送与不送都是很矛盾的问题~
乐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034  
宝宝生日
2009-05-16 
帖子
449 
我觉得还是送吧,有同龄的玩伴是很重要的。在家可能能教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但是父母没法代替朋友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要是父母都是全能的就好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38  
宝宝生日
2010-02-25 
帖子
705 
很纠结这个问题。其实我不想送。我想自己带。可是自己带太累了,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哎,个人精力不行,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很纠结。
超级奶爸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6  
宝宝生日
2011-01-01 
帖子
1191 
回复 luck0817 的帖子

坚持锻炼,天天向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部分城市出现“在家上学”现象 引发早教模式反思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