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mineMUM 于 2012-9-6 23:37 编辑
面对孩子的执拗、逆反、哭闹,我们做家长的常常手足无措,看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之后,受益匪浅,分享给有同样困惑的爸爸妈妈们。摘自本书相关的一个讲座材料。
想把书的电子版传到附件呢,结果传了半天不成功,太大了,只能穿300k以内的好像。需要的短我好了
“如何接纳孩子的负面感受”
当孩子露出天使般笑容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爱她,而当孩子执拗、烦躁、哭闹,不肯听话的时候,也许我们就不那么容易心平气和了。
接纳孩子负面感受的四个方法:专心倾听、简单回应、说出感受、幻想实现。
(一)方法一:专心倾听 妈妈的对待方式1:心不在焉 | 对待方式2:专心倾听(全神贯注) | 孩子:妈妈,今天小明打我了妈妈:(坐着看书)孩子:妈妈,你听到了吗?今天小明打我了!妈妈:嗯,在听(声音小,仍在看书)孩子:所以,我也打他了,我使劲的打他了。哼,你根本没有听我说;妈妈:我可以一边看书一边听的,接着说!(继续看书中)孩子:还是算了吧 | 孩子:妈妈,今天小明打我了妈妈:(听到孩子讲话,抬起头看着孩子)孩子:所以,我也打他了,还挺使劲的。妈妈(微笑,拉着孩子的手,注视着孩子)孩子:你猜怎么着,我现在开始和小亮玩了,他从来不打人妈妈:(点头,微笑) | 小结:这时候,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请各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他是不是觉得很受挫,不被重视。他懒得再继续沟通了。如果这样的事情持续发生,那么今后亲子沟通就出现障碍了。 | 小结:为什么,妈妈基本没说话,孩子就获得了释放,感受到被倾听。那是因为妈妈的态度。全神贯注的态度就足以抚慰孩子。 |
(二)方法二:简单回应 案例: 妈妈的对待方式1:提问,建议 | 对待方式2:简单回应(回应感受) | 孩子:妈妈,我的新铅笔被人拿走了
妈妈:你确认不是你自己弄丢的
孩子:不是,我去洗手间的时候还在桌子上呢
妈妈:谁让你乱丢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告诉你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
孩子:别说了,烦死了 | 孩子:妈妈,我的新铅笔被人拿走了
妈妈:哦?
孩子:我去洗手间的时候还在桌子上呢
妈妈:噢
孩子:我已经是第三次丢铅笔了
妈妈:是这样啊
孩子:从现在起,我离开座位的时候,把笔放到课桌里面就不会丢了 | 孩子体会到的是责备,所以他烦死了,我想任何一个人体会到责备时,都会烦的。 | 而妈妈只是换了一个态度,用了很简单的词语回应,孩子竟然自己想出了解决方法。 |
我们成人思维很快,所以我们需要等待,给孩子多一些思考的空间,才能够真正锻炼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 (三)方法二:说出感受 负面和正面的例子 对待方式:否定感受 | 对待方式:说出感受 | 孩子:爸爸,我的小金鱼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别难过,宝贝
孩子:它死了,我每天都给它喂食的
爸爸:不就是只小金鱼嘛,爸爸再给你买一个
孩子:我就要我的这个小金鱼
爸爸:你真是无理取闹 | 孩子:爸爸,我的小金鱼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哦,是吗?真没想到
孩子:我每天都喂它,教它游戏
爸爸:是的,你很关心它,你们在一起也很开心
孩子:它已经一天天长大了,它是我的好朋友
爸爸:噢,失去朋友是挺难过的 | 这个例子很典型,几乎我们成人都很愿意快点把孩子从负面情绪中快点拉出来。见不得孩子待在负面情绪中。殊不知,我们越要往外拉,孩子越不肯从负面情绪中出来,因为他觉得没被理解! | 能够让孩子尽快释放情绪的途径是:说出孩子的感受 |
我自己从读这本书到不断地分享、实操,发现这招是最管用的。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一旦我说出了孩子的感受,他的典型反应是哭声骤然大了起来,然后满含委屈地点点头,我拥抱他一下,他马上就停止哭泣,可以开始积极思考了。 我的感悟是:只要你捅破了孩子的情绪泡,就一切恢复正常了,孩子马上会变会那个愿意合作的孩子。 所谓捅破情绪泡,就是准确地描述孩子当时的情绪。 在我的实践中,基本上用到第三招就风平浪静了。 当然,也有孩子要星星要月亮,我确实做不到的时候。那时候就需要用到第四种方法了。 (四)方法四:幻想实现 案例: 对待方法:逻辑解释 | 对待方法:幻想实现 | 孩子:我想吃奥利奥妈妈:没有奥利奥了,有好吃点行吗?孩子,不,就要奥利奥妈妈:我告诉过你,家里没有了孩子:我就要,我就要妈妈: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 孩子:我想吃奥利奥妈妈:真希望家里能有奥利奥啊孩子:我就要妈妈:听得出你很想吃孩子:我真希望现在就能吃到妈妈: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盒来孩子:那。。。我就吃好吃点吧 | 这种方法,越闹越僵。 | 而这种方法呢,则在幽默中笑声中收尾。 |
我想分享一下我和儿子的一个真实案例。 记得开场的时候那个例子吗? 4岁的明明要求下楼放风筝。妈妈答应了。下楼路过玩具店,明明要求买玩具,妈妈说没带钱,明明坚持。妈妈拉着明明的手,往前走,一边说:妈妈真的没带钱,咱们下楼来是为了放风筝的,咱们快去放风筝吧。明明身体向后使劲儿,不愿意往前,使劲儿挣扎。开始带着哭腔说:“不嘛,我就要!”妈妈有些气急:“你自己说要下来放风筝的,现在又说要买玩具,你真烦人!”明明大哭,喊着:“我要买玩具!就要!”妈妈生气了,将手一甩说,“你这孩子!太过分了!无理取闹!” |
我遇到了完全同样的状况,下楼没有带钱,儿子路过玩具店,非要买玩具。 我便用了幻想实现的方法。 我当时用手在口袋里摸了摸,然后攥着拳头,假装拿出了钱,然后往儿子的手里一放,说:“我给你钱了,你去买吧” 4岁的儿子张开自己的手,看看说你没给我钱呀,我笑咪咪地说我给了。 4岁的儿子张开自己的手,看看说你没给我钱呀,我笑咪咪地说我给了。他歪着头想了想,把拳头攥起来,往我裤兜里一塞,说:我又把钱还你了,你去买吧。他的眼里有一丝狡黠。我俩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 小结: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 l
专心倾听 l
简单回应 “哦……嗯……原来是这样……” l
说出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l
幻想实现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