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mineMUM 于 2012-9-13 11:20 编辑
1楼补充发热的正确认识
关于嗓子发炎的更新在8楼哦。
21楼更新“肺炎”相关。。。
23楼更新呼吸道、咳嗽相关。。。
前些日子孩子严重的感冒一次,反复高烧、流鼻涕、咳嗽,可把一家人急坏了。因为之前了解了些许孩子感冒发烧时家中的应对护理知识,所以,这次我还算相对比较淡定的。但是当温度多次上升到39度时,我再也顶不住家人的压力,带着孩子去了医院。但是,只是做了个检查,没有输液打针。而同样的场景,在去年,就是因为我们的无知,有病乱投医,让孩子饱受头皮针的迫害。
所以,有关孩子生病的一点点小知识,一定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更多的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生病时,能够更加的从容淡定,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我们的无知,让孩子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先说“发热”:说实在对于这个话题,说实在我平时已经不屑一看了,因为我已熟记于心38.5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可是、可是,这次高烧反反复复弄的我心慌肝颤啊,于是半夜起来把之前了解的相关信息都搜出来,研读了一番。(信息来源非江湖野郎中,俺信不过,俺就信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儿科主任崔玉涛,有良知,不给孩子多用药乱用药。宝贝家里常有他的节目)以下是摘录整理:
(补充)正确认识发热:
发热是症状,不是疾病原因,不要通过发热的程度判断疾病的原因和性质。退热也仅是缓解症状。发热多是炎症所致,其中病毒感染占多数。抗生素只针对严重细菌感染,所以不要依赖抗生素退热。如果能够避免高热惊厥,发热不会烧坏大脑,更不可能烧出肺炎。肺炎应该是引起发烧的原因之一。
对“担心发烧高了影响大脑的说法非常理解,但并不科学。发烧属于症状,不属于原因。没有原发问题,不可能发烧。高烧时唯一可能影响大脑的就是高热惊厥。预防高热惊厥,就不会造成发烧对大脑的损伤。若脑炎引起的大脑损伤,不是发烧的缘故,而是侵入大脑的病菌所致。
发热是人对抗病原菌的生理抵抗过程,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发热时,病原菌可刺激大脑内体温调解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致体内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所以,对待发热,不应仅关注于体温。在医生指导下,寻找发热原因,正确对待;同时将体温控制于38.5以下,避免高热惊厥。
关于就医
1、发烧时该不该去医院看医生,与家长的经验密切相关。其实,不是根据体温,而是根据孩子的“难受”程度。“难受”包括服药退热期间,精神状况不好——烦躁或嗜睡;食欲极差;严重咳嗽和/或呼吸费尽;呕吐和/或严重腹泻等。发热期间,当体温超过38.5度时需服退热药,并多饮水/液体。
2、如果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并不严重,最好在家给予护理、观察。不要轻易带孩子到医院。因为医院内病人较多,病情复杂,非常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如何掌握孩子病情的轻重,观察症状固然重要,关键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如果孩子依旧活跃,问题肯定不严重,如果精神变差,立即到医院就诊。
3、在门诊常遇仅发热数小时来就诊的孩子。数小时内,除了高热,没有其它不适。此时,医生检查很难发现有价值体征,往往仅是咽部稍红等。血液检查基本正常,因发热24小时内血液中白细胞还不能反映感染状况。建议家长在孩子发热初期,家中降温、仔细观察,不要急于就诊,以免交叉感染
关于用药:
1、 婴幼儿常用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常用药物为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又分混悬滴剂和混悬液。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浓度为100mg/ml,混悬液为32mg/ml;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的浓度为40mg/ml,混悬液为20mg/ml。给孩子使用前一定真正读说明书,不要被“混悬”混淆。
2、 对如何降温,概括来说,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可以在多喝水、奶等液体的基础上,采用温湿敷或温水浴。酒精擦浴不是家庭退热的简易方法。体温超过38.5度,可以服用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交替使用。发热是症状,不是原因。呼吸道、胃肠感染是引起发热常见原因。退热药只暂时退热,不能治疗发热的原因。所以,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孩子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引起发热原因的解除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般3-5天内孩子会有反复发热的情况,每次高热都应服退热药。
3、 服用退热药后孩子高温不退,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退热药剂量不足。这是常见的情况;2、体内水分不足,更为常见;3、吃药后出现呕吐,不知如何补充退热药量。建议选择其他类饿退热药,比如上次服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出现呕吐或怀疑剂量不足时,可改用“布洛芬”。
其他:
只要室温合适,保持于24-26度,并且没有直吹风,就可以给孩子洗澡。洗澡可以促进人体循环,利于体内排热,利于体内代谢,利于呼吸道内水分增加,有助于上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所以,发热、咳嗽等病症时,都可接受洗澡。
好了,先分享这些吧,明儿分享咽喉发炎方面的。
补充一点儿自己的小提示:自己在家护理最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补水,发烧时体内的水分流失快,如果补充不够,影响退烧不说,如果、如果到最后不得不挂吊瓶的话,体内水分少,孩子的血管就会变细(专业术语记不清楚,大体就这个意思),输液打针都会很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