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44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橘子

初生婴儿

Rank: 1

妈豆
4  
宝宝生日
2009-11-18 
帖子
1#
发表于 2013-4-8 13: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含香 于 2013-4-8 14:09 编辑
该帖来自 妈网同龄圈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自从1997年在香港发现人类也会感染禽流感之后,此病症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其后,此流感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但从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爆发,并造成多名病人丧生。 禽流感传染途径是怎样的? 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禽流感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染禽流感。12岁以下孩子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感染禽流感的人会有哪些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抵抗力还很弱的宝宝随时面临着染病的危险。那么,各位爸爸妈妈问到的以下情况又会怎样?
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问题一:“宝宝会因为吃鸡蛋而被传染吗?” 专家解答:“禽流感病毒在70℃下两分钟,100℃1一分钟就能灭活,因此,只要经高温加热的鸡蛋,就不存在有活性禽流感病毒的危险,保险起见一定到大中型市场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鸡蛋,另外就是多煮几分钟。” 问题二:“蛋黄还是半熟的那种蛋是不能吃了吧?” 专家解答:“应暂时不吃。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区的家禽蛋,不排除吃后有染病风险。近期,五六分熟的鸡排和鸡鸭血、肉火锅,都要谨慎食用。鸡精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过层层提炼和高温煮沸,且传染性病毒对温度、容器等外界环境非常敏感, 因此食用相当安全。” 问题三:“家里养了鸽子、小鸟的,宝宝给他们喂食时会被传染吗?” 专家解答:“如果周围没有疫情,就无所谓。但假如发现鸽子突然死亡,应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 问题四:“还能带宝宝去动物园吗?”专家解答:“东南亚地区出现人禽流感疫情,感染禽流感的人群多为幼儿。出于谨慎考虑,还是少去动物园,少接触鸟类和禽类。” 禽流感来势汹汹,为了保护好家中年幼的孩子,我们不得不防。
因此,父母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预防工作。
1、禽制品彻底煮熟煮透 由于禽流感病毒对热敏感,65至70℃加热几分钟就可灭活,因此,妈妈们在买菜做饭时,应注意选购健康新鲜的禽类,烹煮禽及禽制品时应彻底煮熟煮透,这样才是安全的。
2、勤洗手、多通风 预防禽流感应做到勤洗手;远离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好动宝宝,总是喜欢东摸摸、西碰碰,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了,应减少孩子和家禽的接触机会,并带着孩子养成爱干净、勤洗手的好习惯。
3、疫情爆发时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 如果我们生活的区域已发现疫情时,妈妈们最好尽量避免宝宝与禽类接触。如果家里有禽类的宠物,最好去宠物店里注射疫苗,做好防疫工作。

4、有类似症状及时就医 当宝宝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等感冒样症状时,如果服用了普通的感冒药三天仍未见好转,宝宝最好及时带宝贝到正规医院就诊等。禽流感和普通流感的症状十分相似,都会有高烧、全身疼痛等症状,因此,当宝宝有发热等感冒症状出现时,尤其是宝宝接触过家禽的粪便和污染物时,父母最好及时到医院去检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慎防把禽流感误当流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妈豆
341554  
宝宝生日
 
帖子
31649 
橘子人生 发表于 2013-4-8 13:00

大家莫慌,积极预防就可以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长需做好4个工作 可帮孩子预防禽流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