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73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糖糖妈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717  
宝宝生日
2010-07-12 
帖子
960 
1#
发表于 2013-5-8 19:1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孩子从五一以后就发烧,断断续续,以为好了,没两天又发烧了。打了三天的头孢,又换了阿奇,结果又烧了。今天去医院查了个血,说是支原体感染。要打至少八天的阿奇。主要是心疼孩子,实在不愿意让她打那么多针。有了解的吗!这病很严重吗?
彤彤妈 妈网编号 mw10145

济南团长组

妈豆
22123  
宝宝生日
2010-10-11 
帖子
5819 
以下是我转载的,希望能帮到亲哈

支原体是很小很小的微生物,比病毒大,比细菌小,如细菌有西瓜般大小,病毒是芝麻,支原体就是小枣。支原体在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中就足以引起相互间的感染,但进入呼吸道后易侵入人体呼吸道,如咽、气管、支气管黏膜和肺组织,引起感染。走亲访友,商场购物,集会庆典,到人口密集处活动,那里空气污秽是支原体传染的外在条件;小孩跟大人走亲戚、旅游、各种集会使生活不规律,机体抵抗力降低是感染的内在因素。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特点:

  多种病源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虽然相似,但预防与治疗方法不同。支原体不同于细菌,它没有细胞膜;它不同于病毒,能在细胞外生存;与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其特点是:

  ①在儿童及青少年中多发;

  ②咳嗽特点,常常是夜间咳嗽重,用多种药物效果差,痰多属黏液痰,脓性痰少;

  ③有许多呼吸道外的表现,像是咽痛、头痛、肌肉痛、发热;

  ④病的时间比一般感冒长。

  具备以上特点,就应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情会做相应化验与检查后可以诊断支原体感染。为减少感染机会,应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到人群密集处应戴口罩,支原体如此之小,口罩可吸附飞沫颗粒或减少吸入的量(不可能完全阻止吸入)。

  如果进入气道少量支原体会被机体免疫系统杀灭,所以更重要的是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如生活规律,充足营养,及时增减衣服,应步步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如过分激烈活动,孩子的内衣被汗湿了,又不知道换下湿凉内衣,是很容易着凉的。

  治疗方面:除对症治疗外,抗生素选择是治疗关键。青霉素价廉,药源充足,头孢菌素类(先锋类)杀菌力强,但它们都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杀灭细菌,但由于支原体属细胞内型,这两类药进入人体后都在组织间隙,细胞内浓度很低,进入人体的支原体多在细胞内,故这两类药对支原体无用武之地。实验室及临床实践证明红霉素对付支原体最有效,但红霉素药物反应较重,不少患儿用了会恶心、呕吐、腹痛,静脉注射又可使得血管周围疼,而今已研制出阿齐霉素类抗菌素是红霉素类的新产品,药物作用时间长,一天一次,副作用相对小,能保持细胞内很高的药物浓度,故用阿奇类药杀灭作用最强,病重时可选择静脉点入,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用药,但疗程要足够,以2~3周为宜,不然易复发。还有喹诺酮类药,对支原体也有效,但儿科不能用,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嘟嘟妈团长编号A00310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9228  
宝宝生日
2011-01-30 
帖子
4158 

本地淘宝

回复 bypearl 的帖子

支原体必须彻底治疗,否则断断续续很麻烦。打上一两个疗程的阿奇,再口服。必须坚持服药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5293  
宝宝生日
2007-01-18 
帖子
2155 
zhangyu19870310 发表于 2013-5-8 19:36
回复 bypearl 的帖子

支原体必须彻底治疗,否则断断续续很麻烦。打上一两个疗程的阿奇,再口服。必须坚持 ...

这位妈妈说的对,我妮得过,按照疗程治疗,愈好良好
糖糖妈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717  
宝宝生日
2010-07-12 
帖子
960 
回复 筝筝妈妈 的帖子


这位妈妈说的对,我妮得过,按照疗程治疗,愈好良好

需要住院吗!在社区医院就能打吧!亲的宝贝是打了几个疗程啊,每个疗程是几天?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支原体感染 有了解的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