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35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107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22 

济南通

1#
发表于 2018-8-21 09:4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济南金月汇 于 2018-8-21 09:50 编辑

1.gif


2.jpg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而母乳喂养对于妈妈来说也有诸多的益处,但是妈妈们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下面的6个原则哦!


01.第一口奶,从初乳开始

3.jpg



很多人要问什么是初乳呢?初乳是新妈咪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可谓是新宝宝最佳的天然营养品。

初乳里含有许多分泌性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保护孩子的肠道,防止细菌及可能导致孩子过敏的大蛋白分子的侵入。一般来说,孩子在出生半个小时之内,甚至10分钟之内,就要与母亲的乳头进行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由于接触橡皮奶头产生错觉而拒绝吃母乳。

宝宝多吮吸,有助于妈妈分泌宝宝所需的母乳,早吃奶、常吃奶是母乳喂养有个良好开端的重要因素,多和宝宝保持肌肤接触,将乳房放在宝宝触手可及的地方,不仅有利于宝宝情绪稳定,也有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02.喂奶后要注意拍嗝

4.jpg



小宝宝常发生吃奶后吐奶的情况,吃得太饱或喝奶时吞入空气又未打嗝,就容易发生吐奶现象。如果妈妈在喂奶后不注意拍嗝,奶水很容易会呛到肺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3-6个月的宝宝,应15-20分钟拍嗝一次。新妈咪要学会利用喂奶过程中自然停顿时间来给宝宝拍嗝,比如宝宝放开奶嘴或换另一只乳房时,每次喂奶结束后,妈妈也要再次给宝宝拍嗝。

03.一次只喂一种奶

5.jpg


宝宝到了一定月龄后一些妈妈会出现乳汁分泌不足的情况,怕宝宝会饿着,妈妈们会选择添加奶粉,而母乳奶粉混合喂养是有讲究的。通常来说,这一次吃母乳就尽量不要再加奶粉,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下一次的喂奶时间提前。

奶粉和母乳交叉喂养,一方面会让宝宝对乳头产生错觉,不利于宝宝的消化,甚至有可能导致宝宝厌奶;另一方面,母乳是越吸越多的,要是妈妈担心自己的奶水不足而减少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次数,那会让妈妈的母乳变得越来越少。喂养母乳不要间隔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喂养,喂养时间需均衡。

04.生气时不要喂奶

6.jpg



在哺乳期间都说:不要生气,因为在哺乳期间,妈妈精神不好,常生气,身体经常分泌出对人体不利的毒素,并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使婴儿身体各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导致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而患各种疾病。

因此,当妈妈生气、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下,千万不要给宝宝喂奶。最好是过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喂奶前还要先挤出一部分乳汁,再用干净的布擦干乳头后再哺乳。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05.哺乳期不要随便吃药

妈妈的乳汁营养与自身身体健康有很大的联系,特别是母乳喂养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能乱用药。有些药物不仅会影响到妈妈乳汁的分泌,还会随着乳汁进入到宝宝的体内,对宝宝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母乳喂养的妈妈在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示,为了宝宝的健康,千万别乱用药。

06.合理饮食,奶水更加丰富

7.jpg



要想乳汁分泌旺盛并营养成分优良,哺乳期妈妈的热能及营养素的量也要对应增加,所以每日应额外加餐,在两餐之间最好多饮水或其他营养饮料。

如果少奶或无奶,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吃些富含蛋白质的流质食物,多喝能催乳的汤类,如炖鸡汤、花生猪蹄汤、鲫鱼豆腐汤等。另外,喝牛奶也可以高效催乳,且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孕妇在产后可以适当的多喝牛奶。

当然,并非进食得越多就越好,因为在坐月子时卧床时间多而活动减少,且摄入的的食物大多是高热量或肥腻的食物。如果每天进食太多,不仅不能增加泌乳量,反而因造成胃肠不适而使乳汁减少。



母乳喂养之艰辛,经历过的妈妈都知道。但为了给宝宝最好的口粮,无论有多艰难,妈妈们都会尽力去克服,坚持母乳喂养,把最好的给宝宝,母爱多么伟大呀!但,母乳喂养往往因人而异,想要给宝宝更多营养,让宝宝更健康的成长,以上6原则不可忽视哦!

8.png



9.pn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母乳喂养要遵循的6个原则,你做对了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