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86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田田的宝贝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3389  
宝宝生日
2010-04-25 
帖子
513 
1#
发表于 2010-9-11 15:3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广网济南9月11日消息(记者桂园)山东省卫生厅昨天(10日)下午通报蜱虫致病情况,截至2010年9月9日,山东省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其中,蓬莱市26例,死亡6例。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高度散发,部分病例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通报,山东省自2008年开展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监测。2008年5月,山东省疾控中心接报首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截至2010年9月9日,山东省累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其中,蓬莱市26例,死亡6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高度散发,部分病例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 据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结果,人粒细胞无形体、布尼亚病毒可能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致病病原,该类疾病主要经蜱传播,主要发生在丘陵地区,散发,以农民居多,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 山东省卫生厅表示,将继续抽调流行病学、传染病防控、病媒生物及临床救治等各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防治专家组,加强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工作指导;加大相关病例监测力度,及时开展疫情分析研判,探讨疫情分布规律;指定定点传染病医院,加大对重症病例的临床救治,努力减少死亡;迅速开展全员培训,大力宣传防治知识,全力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工作。  病症   乏力恶心牙龈出血   据新华社报道,河南省疾控中心主任许汴利透露,近年来,被蜱虫叮咬后,河南省信阳等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发生临床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个别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据许汴利介绍,其中一些病例被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另有一些病例无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证据。卫生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专家研究、探索此类疾病的病因。为做好该疾病的防控工作,专家将疾病的名称暂定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病例中发现了布尼亚病毒感染,其传播媒介可能为蜱,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相同。   监测显示,此类病例极少在城市人口中发现。   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多急性起病,可伴乏力、恶心,部分病例可出现黑便、牙龈等部位出血等症状。   表态   蜱虫咬伤≠一定致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昨天告诉晨报记者,蜱虫原来在山东地区比较多,“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只是蜱虫有一个地域分布的问题,并不是每一种蜱虫咬人后都会致病甚至致死。”他说。   “东北黑龙江地区那边有一种蜱虫咬伤人后能够导致森林脑炎的发生,像这次河南的这种甚至出现了因被蜱虫叮咬后死亡的情况,但也有很多是被咬伤后连症状都没有,没有一点感觉的。”   据他介绍,咬伤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主要看病原体是什么,而此次河南商城地区导致发病甚至致死的病原体要待进一步调查后才能确定。   王贵强希望,在通过对当地病例的了解后,建立重症患者预警机制,对蜱虫叮咬出现症状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降低病死率。   隐患   本市周边区县均有蜱虫   针对有媒体报道本市蜱虫主要分布在怀柔地区这一说法,王贵强告诉晨报记者,其实不止怀柔有,以前曾经做过调查研究,本市周边多数区县都有分布。   据介绍,蜱虫不喜欢阳光,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低洼潮湿的地貌地带,常在高密的草丛或是茂密的森林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出没。   据介绍,蜱虫还会出现变异。它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而且美国还研制出了疫苗,但是欧洲一些国家的人接种了之后,效果并不明显。   安心   被咬几率小不要担心   晨报记者同时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市出现的蜱虫只有有限的几种,其中包括全沟硬蜱。本市的蜱虫数量非常少,而且蜱无集中区域,不易发现,目前不会采取灭蜱活动。   市疾控中心表示,截至目前来看,本市市民被这种虫子咬的几率很小,市民不用过度担心。同时,市疾控中心也将通过抽样调查,一旦发现有相关病例,将立即采取相关预防处理措施。   市疾控中心提醒,有计划野游的市民在山区、森林里游玩时,应注意绑好裤脚、袖口,防止虫子爬入,皮肤裸露的地方可以喷一些驱蚊剂。   ■市民讲述   蜱虫叮我头皮一周   “我上个月就让蜱虫叮了。后怕啊!”昨天下午,市民李女士致电本报96101热线,讲述了自己遭遇蜱虫叮咬一事。这只蜱虫在她头皮上,竟然叮了整整一周!   李女士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她跟同事到郊区旅游。回来后的第3天,她突然感觉后脖子发迹处发痒,刚开始用手摸了一下,发现有一小块儿凸起,表面挺粗糙。“我还以为是出的疖子结痂要好了,发痒也属正常,就没太理会。”但后来痒得实在太厉害了。李女士说,她忍不住用手去抠这个“痂”,结果发现“痂”松动了。“我再一使劲,竟然给揭下来了。”   幸运的是,李女士头皮处没有发炎,后来也没出现其他症状。可最近看到网上关于河南等地发生蜱虫致人死亡的报道,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上网查找蜱虫图片,结果发现和咬自己的那个硬壳灰虫子一模一样。“我以后再也不敢自己乱揭了。”李女士说。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472  
宝宝生日
2010-01-11 
帖子
82 
真的很可怕
牛牛妈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15702  
宝宝生日
2014-12-12 
帖子
2797 
哎,人类还是很弱小的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山东发现182例蜱虫致病病例 其中死亡13例(转)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