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82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同同妈团长编号mw10012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20599  
宝宝生日
2005-03-31 
帖子
11249 
1#
发表于 2010-10-19 10: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光是最快乐的时候,也是童年最难忘的时候,人之初,性本善,各种习惯都在此时养成,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小时期形成的习性将会伴随终生,我觉得孩子应该学会以下的事。
1、纪律
在家都是受人宠爱的宝宝,去了幼儿园,就是进了一个大的集体,就要懂得在集体里的规则。不能以自己的性情来固执的哭闹,要知道集体是要有约束的,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从小养成遵守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2、礼貌
其实在家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教会孩子有礼貌,懂得尊重身边的人。到了幼儿园主动和老师问好,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有礼貌的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体现,见到有礼貌的孩子,都会觉得孩子有教养,有教养的孩子就比较招人喜欢。
3、合作
在家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有时玩游戏也是把孩子当做主角,但是在幼儿园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孩子就要学会与老师合作玩游戏,与同学配合完成集体活动,在TEAM WORK中,学会协调互助。用《托马斯和朋友们》里的话说,大家都是有用的小火车,只是分工不同。
4、观察
孩子在新环境里要学会观察,观察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观察老师和同学的举止行为,在观察中学会融入集体。小孩子学会察颜观色也不难,会观察的孩子才会乖巧有好奇心。
友谊
5、自理
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与家长的一种分离,在家一切都有爸妈帮助,在幼儿园首先要解决上厕所的问题,这是个很大的TROUBLE,当孩子能够自己如厕,不需别人帮忙了,自理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6、相处
幼儿园是大集体,孩子在一起不可避免会有摩擦,要学会与伙伴们相处。相处的过程中,孩子会自然的学到忍让、顺序、合作、分享、配合,并体会到有朋友的欢乐。自己有一种被认同的感觉,还会产生一种集体归宿感,各种规则也在无意间学会了。
7、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小就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计划不单单是写在记事本上的,而且也是对自己每天生活的规划,几点起床,干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让小小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按部就班的进行,长大后有理想,为了理想而坚持努力。有计划则是因为有目标,有实践的体现,成功是完成计划既是一种喜悦也是一种肯定。
8、爱心
爱心也是需要培养的,小孩本身的安全感就来自于周围人对他的关爱,受父母宠爱的孩子自信心也会提高。孩子也要学会去关爱别人,对老师尊重爱戴,对父母关心,对同学友好,对周围的人尊重,都是爱心的体现。善良是爱心的基础,有爱心才能心怀感激。
9、快乐
都说最快乐的是童年,孩子也要体会快乐,并且要学会快乐。在游戏中体会合作的欢乐,和朋友体会相处的愉快,在动画片中体会故事情节的欢快。快乐的小孩本身就是一个快乐中心,体验快乐也就是体验自我的满足。
10、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来源于身边的人,在幼儿园有很多新奇的情境是家庭无法制造出来的。老师的启发和鼓励都能够激励孩子学习的兴趣,带着浓厚的兴趣,孩子才能乐意去解开心里的未知。兴趣有了,才有学习的动机,才会有探索的欲望。
    我家的孩子现在上中班,任重而道远呀,其他还有守时、诚实、卫生等,也是需要孩子在幼儿园就该学会的,只能在孩子的长大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豆
36243  
宝宝生日
2006-11-28 
帖子
19446 
学习了
宝贝

六年级

Rank: 10Rank: 10

妈豆
860  
宝宝生日
2000-06-05 
帖子
161 
晓得啦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3405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916 
正在培养上幼儿园前的自理。目前知道尿尿上坐便器了,不会尿裤子、尿床,不过还穿着开裆裤,不知道穿封裆裤会不会尿,但是目前是肯定不会自己穿脱裤子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幼儿园里要学会的事(z)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