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38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3018  
宝宝生日
2009-02-14 
帖子
397 
1#
发表于 2011-2-18 16:1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有一种普遍看法,觉得小孩子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家伙,只要你给他吃好喝好睡好,他就可以自然健康长大。而且宝宝体内有一个天然的时钟,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宝宝就会自然学会某种能力。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我看到太多身边的小孩子被留给老人家,留给保姆,而父母们,却去做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工作事业挣钱,甚至是娱乐消遣。孩子呢?留给老人家和保姆好了,只要吃好睡好玩好,就可以自自然然长大。“你看,我自己不也就是这样自然长大了么”,他们会这样对自己说。即使自己带,作为父母,也是日复一日的担心吃喝拉撒,盼望宝宝快些成长,快些学爬,早日学走,早日会说话——最终,自己早日解脱。

  我把这种看法造成的做法称为“饲养”,因为这样的做法和养只小狗或者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有另外一种看法,觉得小孩子除了身体生理上的需要,还有精神上的需要。每个小孩子都是天才,只有给与适当的教育和培养,这些天才的种子就会萌发。

  如果不满足宝宝的需要,我们做的无非是用时间来磨灭宝宝的天分。

  我把这种看法造成的做法成为“培育”,是根据小孩子发展规律的精心培育。而这些本来普通的小孩子,经常会被人成为误称为天才。

  距今170年多前,在德国乡下一个叫卡尔威特的牧师认为是教育而不是遗传决定了孩子优秀与否。他精心教育自己轻度弱智的孩子——结果是小卡尔在5岁前能记住3万多个单词,8岁已经通晓6国语言,10岁进入莱布基大学就读,13岁得到哲学博士学位,16岁得到法学博士……你也许觉得太偶然了吧,也许小卡尔本来就是天才。且听下文……之后,这位牧师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详细记载下来,流传到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由于书是手写德语的而且历史久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读了这本尘封已久的书。其中巴鲁博士和维纳教授看过之后也对自己的孩子实行了这样的教育。结果,巴鲁博士的孩子13岁进入哈佛大学就读;而维纳博士的孩子10岁进入塔弗兹大学就读——这个孩子就是开创了“控制论”这个崭新学科的诺巴特.维纳教授——现代计算机就是基于他的理论才发展而成。

  你也许会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无非是会读书而已,其实没有什么大作为。如果告诉你江藤俊哉、访根白子、小林武史、小林健次、铃木秀太郎、丰田耕儿等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都是一个叫铃木镇一的老师教出来的,你会意外么?丰田耕儿满两岁五个月时,已经在日本青年会馆公开演奏了德弗乍克的《幽默曲》,现在为柏林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演奏家。铃木镇一对才能培养有独到的见解,才能教育本身是很多方面的,这些演奏家,只不过是他把才能教育实施在小提琴演奏教育方面所做的实验而已。

  你可能已经明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他们的潜能有待我们这些作父母的来开发。是的——其实每个小孩子都是天才,之所以大家都普通,只不过是没有受到合适的教育而被磨灭了天分而已!!!当然,另外一个可能性是,你觉得“其实我才不要把宝宝培养成天才呢,我不要给他那么多压力,我要他平平凡凡快快乐乐地生活”。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来认真的想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天才。也许“天才”这个词太过敏感,我们用“能力”好了。所谓天才无非是拥有出众的能力而已。你愿让你宝宝有出众的能力么?另外打一个比方:假如你孩子正在考大学,他有幸被清华大学和一个本地普通大学同时录取,你会让他选哪个?大多数人会选清华大学。为什么?答曰:上清华不代表着成功,但清华大学可以给他更好的环境和未来发展的机会,不是么?呵呵,对了,天才不代表着幸福和成功,你现在不是要培养天才,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未来的机会。

  然后,我们看看压力。大家经常会把教育和学习,和压力、痛苦联系在一起。估计这就是家长当年的切身体会吧(呵呵,很可能家长本身当年就没有受过合适的引导)。其实对于小孩来说,学习就是玩,玩就是学习。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有趣的学,一种是枯燥的学,而有趣的学就是玩;玩也有两种,一种是有益的玩,一种是无聊的玩,而有益的玩就是学。如果是无聊的玩,小孩子无所事事,没有兴致勃勃的思考、操作、阅读等,游游荡荡,无所事事,那才是对孩子的放任和残忍呢。 我们现在是希望让宝宝喜欢上学习这个游戏,在玩中学,学中玩。有了这种自学习惯和能力后,对小孩子一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财富。

  最后,我们看看“平平凡凡快快乐乐地生活”。平凡有两种,一种是主动选择平凡,是胸有成竹,为了心灵的宁静而主动选择;另一种是被迫选择平凡,是无能为力,不得不选择平凡。如果是主动选择,将是平凡而快乐着;如果是被迫选择,将是平凡而郁闷着,表面上快乐,实际上是自欺欺人。作为父母,我们不能自私地决定让孩子平凡与否,需要的是给他选择的能力,让他以后自己有能力选择是否平凡。有能力选择者,则是快乐着——不论平凡与否!

  其实我说的那么多个例子,并不是要让父母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能如此出众的人才,因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条件限制。而同时,我相信,只要父母愿意,再大的限制下,条件仍然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让孩子虚度了最重要、影响深远的前几年——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权利!除了吃喝拉撒睡,你还为宝宝的未来做了些什么呢?
硕硕mama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2299  
宝宝生日
2010-12-06 
帖子
393 
培养孩子,责任重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你在“饲养”宝宝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