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0 | 浏览: 139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同同妈团长编号mw10012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20599  
宝宝生日
2005-03-31 
帖子
11249 
1#
发表于 2010-11-26 21: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现在的孩子去医院看病尤其是看急诊要说不做输液治疗的恐怕还真是不多,家长似乎也认可这种治疗手段,好像只给孩子吃药就不能彻底治好病似的。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再加上通过输液的方式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更是给孩子造成了长远的伤害。  我记得我在医学院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带教的医生都一直嘱咐我们:“医生治疗的原则是能不吃药的就不吃药、能吃药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而且对我们开出的处方尤其是输液的处方和使用抗生素的方子审查的更为慎重。至今老师的教诲仍然是我做医生治疗的准测。尤其是我工作后又脱产学习了2年的中医,更使我为患儿治疗的手段又多了一种。
  静脉输液是医生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点就是药物能够100%的直接进入到血液中,药物吸收快、见效快。主要用于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其中包括大出血、中毒、休克等需要即刻开通静脉通道快速扩大血容量、根据病情需要不断通过静脉快速给药以达到纠正休克或者快速解毒的目的;因消化道疾患不能进食而造成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另外患有严重感染需要通过静脉给抗感染的药物以尽快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控制感染;还可用于输入一些容易被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或者通过消化道不能达到治疗所需要的药物浓度等等。
  静脉输液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正确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错误使用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副作用,严重的还危及患者的生命,尤其对于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更具有不可低估远期伤害。
  进行静脉输液首先需要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因为污染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通过静脉输液的通道毫无障碍直接进入到身体的血液循环中而发生意外。而且现有各医院的输液室却是一个人口众多、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场所,即使医院将输液室进行消毒处理,随着不同病种的病人的进入,通过病人呼吸道排出的飞沫、排泄物、物品等等还是照样将输液室污染。
  另外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具是否是合格的产品;护士给患者进行消毒是否完全彻底;护士在配液过程中是否遵照要求无菌操作;医生所开的药物配伍是不是有禁忌;护士是不是做到了三查七对;输液速度是不是按照病人的病情进行合理地控制等等,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即使在输液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在输液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各种类型的输液反应:
  过敏反应:静脉输液输入了引起过敏的药物、或者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或者混入的某些致敏成分、一些血液制品等等都可以引起患者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瞬间就可以发生,严重者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热原反应:临床上在进行静脉滴注大量输液时,由于药液中含有热原,病人在0.5~1小时内出现冷颤、高热、出汗、昏晕、呕吐等症状,高热时体温可达40℃,严重者甚至可休克。热原主要是指某些被破坏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具有较强致热作用。此外,各种不溶性异物颗粒,即非代谢性颗粒如脱落的橡皮屑、玻璃屑、纤维屑、滑石粉、药物结晶、空气中的灰尘等均可作为热原。如输液中所加药物本身已污染热原;加药时操作室的洁净度差,消毒及操作不严密;加药后放置时间长,尤其是南方常年室温过高与湿度较大的地区;使用的注射器和输液器被污染等均可引起热原反应。
  急性肺水肿:如果短时间内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输液量过大,可加重血循环的负担,均可导致急性肺水肿,甚至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微粒是指各种输液中50 μm以下的不溶性微小颗粒。
  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器的质量、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和加入输液中的针剂等环节都有可能污染,而且这些不溶性微粒还可以累加污染,这些污染对人体的潜在伤害可能是长期的。纤维、粉尘、橡胶塞屑、氧化锌、碳酸钙、薄膜屑、药物结晶、薄膜屑等都是不溶性微粒。人的肉眼看不见,在输液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通过输液进入人体有可能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静脉炎;或者在肾脏和胆囊中作为核逐渐形成结石。病人在一次静脉注射疗程中可进入直径>1 μm的粒子10万~20万颗。由于婴幼儿的血管比正常人要细,加上自身免疫功能比正常人低,微粒对婴幼儿的危害要比一般病人更严重,临床反应也比一般病人明显。
  肺栓塞:因为输液输进大量空气而引起。
  脑水肿:如果输液配伍不当,大量的低渗液体进入体内,可以引起脑水肿和身体其它组织水肿。
  经血液感染的疾病: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器皿不合格或者操作者操作不当造成输液器、注射器、注射针头污染致使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
  输液手段的广泛使用也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以及耐药性产生。例如对于发热的感冒病人,医生往往使用静脉给与抗生素治疗,岂不知80~90%的感冒病人都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本不起作用,反而容易引起耐药性。
  不能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要想药物在体内达到和维持有效浓度,一般需要将一天的药物分几次均匀给药才行,但是对于在门诊输液室的病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一天只给一次药往往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如果输液中所配伍的药物刺激性较强还可以破坏血管、造成局部疼痛,导致静脉炎或者血管闭塞。药物如果渗出还可以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
  为什么现在不少医生热衷于给孩子治病采用输液的手段,一些家长也认可这种手段,我个人认为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目前我国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医闹”现象越演越烈,而这种现象往往经过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后,不但再次揭开了患者家庭正要愈合的伤疤,而且对“医闹”现象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这种矛盾更加激化。同时“医闹”也扰乱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使得就诊的患者不能很好的看病,而且当事医生的生命安全也不能获得保障,我们国家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虽然“医闹”是极少数现象,但是影响却是广泛的、不可低估的。这种现象造成一些医生谨小慎微、步步为营,用夸大病情的严重性和扩大治疗的手段来保护自己,完全看不到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一个弱势群体。甚至对于还有一丝抢救希望的患者也不敢去冒风险做最后的努力,唯恐沾惹上是非,完全不是站在患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玷污了白衣天使的称号。这种风气也促使很多人不愿意报考医学院,医学院毕业后也不愿意从事医疗工作,即使在医院工作的人专业思想也不巩固,随时可能跳槽去从事别的工作。
  一些医院将一些治疗手段作为医院创收的指标,为此将一些诊疗手段与医生的奖金挂钩;一些药厂为了推销自己的药物暗下返给医生回扣,少数的医生职业道德水准太低,为了自己的私利,开大方、开贵药、一个小小的感冒病可以开出几百块钱的处方,所以滥用抗生素和滥用输液的手段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里怕掉了的娇宝贝,哪怕孩子仅仅是少许咳嗽或者有些发热,在家长看来都是十分严重的疾病,如果再碰上连续发热,家长就更是坐不住了,因此频繁的去医院,不停的换药,甚至要求医生给予输液治疗,如果医生不同意输液,家长还一直恳求。当医生给开出几天的输液、再使用上高级抗生素家长才觉得放下心来。因此综合医院的儿科或儿童医院虽然不断的扩大输液室床位但是仍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治疗的需求”,岂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害了孩子。尤其是对于经常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心理的创伤也不可低估。这样的孩子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恐惧感,总认为自己身体情况不如别人,因此做事会畏缩不前,不愿意与人交往,性格孤癖。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永远是摆在每个医务工作者面前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医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及医德水准;作为家长也应该多学习一些医疗常识来保护孩子的健康。
  我还是坚持:“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的治疗原则。文/张思莱
宝宝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45669  
宝宝生日
2007-01-19 
帖子
14399 
说的不错,现在只要生病到医院,都是让输液,即使家长想让孩子吃药,医生就会说,药效慢,病情发展厉害了怎么怎么样。。。。。。唉,为难啊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妈豆
36243  
宝宝生日
2006-11-28 
帖子
19446 
说的很不错啊
小诺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3612  
宝宝生日
2008年3月19日 
帖子
602 
是的,好像现在长了病就离了输液好不了了,到医院是病不是病的就让打针

Rank: 6Rank: 6

妈豆
293  
宝宝生日
 
帖子
10 
恩,孩子一个月大时,就连着半个月输液,心疼死了,那时扎针孩子还不知道疼也不哭呢.
果果妈妈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24777  
宝宝生日
2008-02-18 
帖子
4674 
我们小时候都是打屁股针,也挺好,怎么现在不打吊瓶就不行呢,我长到25才第一次打吊瓶呢,还好,我闺女身体不错,没怎么打过
一凡妈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56750  
宝宝生日
2006-03-30 
帖子
10451 
能吃药就不打针,能不吃药就自己抗着,我和一凡就是这样,呵呵。

田宝宝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8210  
宝宝生日
2008-05-30 
帖子
4255 
说白了,输液走的是血液相比吃药省下了胃肠道吸收这一关,很多危险直接就出来了
天使牛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465  
宝宝生日
2009-09-13 
帖子
931 
话不错,理不差,可是真到了事上没几个家长能根据这个:“能不吃药的就不吃药、能吃药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原则来治疗的。
特别是大夫的收入现在都和效益挂钩这种体制下,能有多少大夫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尝试过这种办法,找关系看病,大夫说,没事,回家多喝水,吃药没关系的。没关系没找人的,不还得乖乖的输液吗!确实是这样,等孩子难受和家长内心的煎熬过去之后,病确有好转。可是哪能次次都找人,次次都能赶上人家上班啊。
到了医院之后,大夫二话没说,先检查,在化验,最后输液,这个程序似乎又没有几个老百姓能抗拒的了的。
终于明白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了,不改不行了。从医学常识上来说,都很科学,治疗方法都很先进,就是看病太贵太难,孩子太受罪!!!!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妈豆
56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82 
sdyaan 发表于 2011-4-22 08:39
我们小时候都是打屁股针,也挺好,怎么现在不打吊瓶就不行呢,我长到25才第一次打吊瓶呢,还好,我闺女身体 ...

同感,我们家闺女前几天去齐鲁医院大吊瓶了,我还说怎么现在都不打屁股针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600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1587 
我们只是坚持不让她输液  也不知道是不是偏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专家讲解孩子输液的是与非(z)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