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老鼠的牛妈妈 于 2011-6-12 14:20 编辑
儿子大点了,所以,很少关注早教板块,但是,看到很多妈妈的纠结,还是很没风度的出来多嘴几句
奉劝那些想给孩子做早教的妈妈,想早教,你必须得先知道的几个问题 4" />
1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是神童,关键看家长
所有的孩子都有成为神童的潜力,天生就有某些项目的发展会优于其他项目,或者说,都有某些方面的天赋
大家可以冷静的观察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擅长,都不一样,他喜欢的,有兴趣的,做个特别好的,就是他潜在的天赋,就是让孩子能成为神童的神秘的力量
但是,家长有没有及时注意,适当开发,并长期引导,是孩子最后成为神童还是儿童的根本所在
2因材施教,是成材最重要的基本方法
朗朗之于钢琴,姚明之于篮球,丁俊辉之于台球,刘翔之于短跑,甚至那个智障儿童成为天才指挥家,
他们都是在某一项上,有自己的天赋和优势,后天家长及时的培养才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扬光大,独领风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其他方面,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要他们从小就按部就班的上学,数理化英美体劳的全面培养,那么,最后,就算发展均衡,样样优秀,顶多也就是个名校大学生而已,他们也只能淹没在人海只中
几千年前的孔子,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教育家,就在于他首先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孩子是什么材料,就要按什么材料来雕塑,明智的家长,不是培养者,而是引导者
3大课堂的教育,学到的,只能是知识
不论是早教,还是幼儿园,还是小初高大学,在课堂上,大家接受的都是统一的教育,这些教育,只能满足孩子对知识的需要,或者说,只能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知识,对孩子的特长和成材,基本没什么大的作用
爱静的,爱动的,爱思考的,爱动手的,所有孩子不分类型,都接受一样的教育,差别只是学习考试,成绩的高底,这种教育,是我们的特色,为应试为体制,却不是为了使孩子成才
4特长班,不能不知道的问题
家长为了培养孩子,都会给孩子选报几个特长班,兴趣班,很舍得下本钱,很舍得下功夫,也感觉很有面子,但是,那只是家长的选择,并不定是孩子想要的,更不要说是孩子天赋中的潜能了
好的,可能是花了钱,孩子学了些皮毛,家长能在人前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
不好的,钱花了,没什么明显的效果,还让大人上火,孩子很累
糟糕的,没学出特长来,反而使孩子背负太大精神压力,而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和亲子关系
最可怕的,是特长没培养出来,长期的强迫和压力,反而扭曲了孩子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比如药家鑫,基本就是死在他自己爹妈手里了)
5家长,要对孩子负责
所以,在给孩子报班前,花时间和心思和孩子沟通,从侧面观察孩子的性格爱好,科学的评估孩子的潜能,有针对的培养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为了和别家的孩子比较,为了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去让孩子学习
家长,要对孩子负责,孩子的一生,我们没法安排,但是,也不能耽误,更不能毁在我们手里
科学的态度,理智的思想,是培养孩子之前,家长首先要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