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8210
- 在线时间
- 1486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2-20
- 帖子
- 425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28139
- 精华
- 6
- UID
- 2950235
   
- 妈豆
- 8210
- 宝宝生日
- 2008-05-30
- 帖子
- 4255
|
怎样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1、教孩子学会“等待”
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父母可以迟一会儿满足他,不要害怕孩子反应激烈。这实际上是孩子和父母进行心理较量的必经阶段。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1岁左右的宝宝可能还不明白“等”的含义,家长可以将之具象化,比如对他说“奶在冲,等会儿再喝”,“等把饭吃完,再玩玩具”,等等。
2、教孩子学会“善解人意”
要让孩子慢慢懂得,还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从而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比如,孩子要求和妈妈一起玩游戏,此时妈妈可以和他商量:“我有件重要的事要做,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吗?”如果方便,你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看着你做事。
3、把对孩子的奖励积累起来
孩子需要鼓励,需要奖励,这会增强他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但奖励也是有技巧的。比如,代币法是延迟满足的好方法之一。等孩子年龄稍大一点时,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买新玩具,要用平时积累起来的“五角星”来进行交换。“五角星”是平时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获得的“奖励”。一般在孩子积累到5次或10次后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每次获得“奖励”的过程就是一种等待。爸爸妈妈每次给予奖励的标准一定要统一,不能失去原则性。
4、从易到难
培养延迟满足能力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承受能力。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遵循小步递进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要期望孩子一开始就能等待20分钟。只要孩子能等上一小段时间,而且在等待的时间里不哭不闹,就是在自我控制了。最初的延迟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放弃追求的目标和信心。
5、等待时不要过分关注
延迟满足是一种自律行为,可是孩子还小,往往需要通过他律才能做到延迟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以让孩子尝试自我监督。孩子在等待时,爸爸妈妈可以做自己的事,不要让孩子感觉正在看着他。
6、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善于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如果父母严于律己、善于克制,他对孩子的要求会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