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奶、坚持吸吮 所有的孩子一出生就会吸吮,这是天生的本领,是大自然创造人类时就充分考虑的结果,吸吮需求会持续到一两岁(口欲期),直到心理满足才会顺利过渡到其他方面的发育,母乳喂养可以充分的满足这种需求。 出生2小时内让孩子吸吮妈妈的乳房,这是开奶的关键。孩子出生3天内即便不吃东西,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大人自己不放心这个不放心那个,其实是因为没有知识储备而盲目的担心了。即便没有涨奶,一样要给孩子坚持吸吮,因为那样的吸吮下,依旧会有一些分泌---最宝贵的初乳。最重要的是刺激了乳房分泌更多乳汁,奶水是越吸越多的。而下奶的时间视宝宝之前的吸吮次数和妈妈自身体质而定。 可能奶水一时半会下不来,但要相信,妈妈只要有信心,那汹涌澎湃的奶水正在来的路上! 不要喂水,会影响饥饿感,不要喂任何有味道的液体,包括医院喜欢给的葡萄糖、奶粉。葡萄糖可退黄、防止低血糖,这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依据,但广为传颂,因为孩子喝了葡萄糖就安静了,睡了,医生们省心了,却对孩子无任何益处,反而有害,容易造成孩子大了不爱白开水,更甚造成血糖突变,影响尚未发育完全的肾功能。一岁以内无糖无盐,这是喂养准则。 二、杜绝奶瓶和奶粉 很多准妈妈待产时就思量着奶粉,其实完全没必要。奶粉不安全、人工合成容易刺激肠胃不适、过敏(湿疹多发)。连饲养动物都要纯天然不要饲料了,人怎么还吃人工奶粉呢?每个妈妈都会有足够自己孩子吃的奶水,不必担心自己没能力,而是否足够很重要的取决于信心。 刚出生那会的确会有很多人听不得孩子哭而加了奶粉,这一加,乳头混淆,孩子很可能不要吃妈妈的奶,再去矫正,又是另一番折腾。 奶粉的营养不如母乳,所有奶粉都是为了模仿母乳,妈妈胸前就有孩子的粮仓,却要给孩子喝畜生的奶,这不是傻嘛! 奶粉喂养并不轻松。看似睡的长,那是奶粉不如母乳易于消化造成的,别以为是好事。因为没了妈妈乳头的安抚作用,孩子慢慢大了心理成长需要妈妈付出更多努力,前面省事了,后面却有的累了。 三、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无需按时,而是要按需哺乳。孩子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喂的不仅是营养,更是给初到人世的小婴儿的心理抚慰。随着孩子长大,小家伙会自己调整出合适的喂养时间表。即便有的孩子吐奶,那是因为胃容量小,吃多了就吐,但对孩子而言,吐并不像我们大人吐的那样难受,那只是倒出来了,没有任何关系,可以继续喂养。 按“需”,透出育儿最重要的原则----尊重孩子。 四、纯母乳喂养6个月,母乳喂养至自然离乳 纯母乳喂养,意味着,不需要喂水,不需要添加奶粉和任何辅食。所以前6个月纯母乳即可。奶水分前奶和后奶,前奶主要是水分,后奶主要是脂肪,所以无需补水。 有说6个月后奶水没有营养,是非常错误的理解。6个月后奶水的依旧,并根据喂养的这个孩子的胃容量不断调整分泌量,同时按照这个孩子的状况分泌不同的物质以满足孩子。有研究发现,每个母乳妈妈的奶水成分都不同,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需要不一样。6个月后奶水已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营养需要,需要逐渐添加辅食,以向成人进食过渡,所以辅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添加营养,而是锻炼孩子的进食方式。但母乳依旧可以喂,哪怕只留夜奶,直到孩子自然离乳最佳。 国际母乳组织建议母乳喂养至两岁之后,但能做到自然离乳也是非常棒的。 只有奶粉喂养的孩子,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营养,而需要从4个月开始添加必要的辅食。 五、关于补钙 母乳喂养的孩子无需补钙补VD,但母乳妈妈要补充。补钙和孕期补充方式一样即可,VD可以通过晒太阳补充,不需要另外补充鱼肝油。VD过量会中毒,只有天然的方式才能保证恰到好处。只要每周妈妈和孩子可以保证3-5小时的光照,就足够身体所需。 六、母乳影响黄疸?
皮测胆红素20以下不需要任何治疗和处理。黄疸更需要坚持母乳,母乳可以加速黄疸褪去。如必须停母乳,切忌不要用奶瓶喂奶粉,以免乳头混淆。美国儿科医学会(国际公认的儿科学最权威的组织)明确反对给黄疸儿喂水、糖水或任何非奶类液体。否则消化道内充满葡萄糖的婴儿会因吃奶减少而延缓胆红素排出,延长黄疸时间。提议是,提高母乳喂养频率到12次。如果黄疸值回落到13-14,绝对要停止照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