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薇格格 于 2012-11-22 19:05 编辑
潜伏在妈网两年之久,从开始怀孕到现在宝宝就要一岁了,妈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现在对妈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每天阅读大量的经验贴、交流贴等,发现对于儿童的用品安全重视还不是很高。
于是,利用这会时间,总结一些关于儿童用品安全的常识。希望对各位麻麻有用。更加提倡,能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一、儿童家具
《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新标准实施后,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销售的儿童家具的产品质量,将必须执行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不合规之一:棱角分明边缘锐利
- 新国标规定儿童家具产品不应有危险锐利边缘及危险锐利尖端,离地面高度1600mm以下位置的可接触危险外角应经倒圆处理。但市面上仍有不少棱角分明的产品在售,有些临时加了保护套,但却并不牢固。
不合规之二:1.6米以下使用玻璃部件 - 新国标规定,在离地面高度或儿童站立面高度1.6米以下的地方,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以免划伤孩子。但新浪家居实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儿童家具产品上都安装着明晃晃的玻璃部件。
不合规之三:衣柜透气孔不达标 - 为了避免儿童藏匿在家具中时间过长而窒息,新国标要求儿童使用的柜体类封闭式家具应当具有一定的透气功能。但新浪家居发现,在售衣柜有些只是临时开了一个粗糙的透气孔,有些甚至没有一个透气孔。
不合规之四:没有固定家具的连接件 为了防止一些柜类产品在使用中倾倒,造成对儿童的伤害,新标准要求所有高桌台及高度大于600mm的柜类产品,应提供固定产品于建筑物上的连接件。但市场上多数品牌商家都没有遵循这条规定。 不合规之五:没有警示标志 新国标规定,如果产品需安装、有折叠或调整装置或者是有升降气动杆的转椅,都应在产品适当位置标示相关的警示语。但事实上,不少带有活动部件的儿童家具并没有任何警示标志。 不合规之六:有害物质超标 在环保方面,新国标对儿童家具人造板材、涂料、纺织、皮草面料等主辅材料中可溶性重金属、甲醛释放量和可分解芳香胺等10种有毒有害物质,都规定了限量指标。但在售许多儿童家具仍然颜色艳丽、味道刺鼻。 第六条应该引起足够多的人重视起来。目前我国由于室内甲醛超标引起儿童各类急慢性疾病的例子越来越多,建议新装修的家庭一定要采用符合标准的环保家具,儿童房更要注意。进驻新家时候适当的做一下甲醛检测。
二、儿童服装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无论是皮肤还是其他的器官,都比成年人要更加敏感。如果儿童长期穿着不合格的服装,可能造成一些隐性的健康危害。 国家标准中对于儿童服装,尤其是婴幼儿服装,有比其他服装更为严格的要求。选购童装要“望闻问摸”,看看是否柔软、透气、舒适、安全和健康。 要注意产品上有无商标和中文厂名厂址;有无成分标识,各种纤维含量百分比应清晰、正确;有无产品的合格证、产品执行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及其他标识。如果产品上标有甲醛含量,0-24个月的婴幼儿类服装应<20mg/kg,大于24个月的儿童穿着服装接触皮肤类≤75mg/kg,非接触皮肤类≤300mg/kg。尽量不要买免烫童装,因为织物上的后整理残留物,如游离甲醛等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新衣物在穿着前应尽量多用清水洗涤几次,使衣物中残留的浆料、黏合剂、浮色等能够尽可能地漂洗干净。此外,千万不要购买“三无”童装。 (附注:童装添加甲醛可以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的效果,还可以保持染色的持久性,但是甲醛含量过高的服装产品,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长期接触甲醛气体可引发头疼、皮炎、湿疹等症状,最严重的后果是引起细胞的恶变,有可能会得恶性肿瘤,甚至儿童白血病。)
三、儿童鞋 儿童鞋的检测指标分别是——剥离强度、外底耐磨性能、耐折性能、摩擦色牢度、硬度(绍尔A)、禁用偶氮染料、甲醛含量等七项。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经检测合格的儿童鞋,通过率仅为40%。 因缺乏标准,儿童运动鞋、儿童凉鞋长期套用成人标准。专家称,不负责任的简单“复制”成人标准生产出来的童鞋,会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发育…… 鞋子的软硬度、减震性、透气性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但目前的儿童运动鞋,透气性几乎被忽略,软硬度标准则偏低。此外,目前国内儿童脚足和10年前相比明显偏胖,因此在设计鞋底时应该适当增宽,不宜过尖。一些尖头童鞋,儿童长期穿会影响脚足发育,但按照现在的标准,这些不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尖头鞋依然能获得“合格”。
关于大小不合适的儿童鞋。 大家一定不要因为宝宝长的快就给孩子故意买大一些的鞋子。事实证明,宝宝的鞋子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宝宝的足部发育造成影响。他们的脚骨大都是正在钙化的软骨,骨组织的弹性大,易变形,再加上脚的表皮角化层薄,肌肉水分多,很容易因损伤而感染。婴幼儿的足弓正处于发育期,设计不合理的鞋子不能缓冲走路时由地面产生的震动,破坏足弓、足踝、膝、腰、脊椎,还会造成脑部间接震动。
今天先整理儿童家具、儿童服装和儿童鞋,有时间继续…… 欢迎大家围观、交流、板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