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48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果果妈妈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24777  
宝宝生日
2008-02-18 
帖子
4674 
1#
发表于 2013-5-10 13: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国式妈妈,是中国母亲教育子女方式的一种说法,她们爱攀比,把内心的焦虑和恐惧传给孩子,热衷攀比导致的中国式嫉妒。2013年4月发生的大学校园案件再一次引发对于“中国式妈妈”的思考以及热烈讨论。
中国式妈妈的教育方式
一定程度上,“中国式妈妈”已经成了国际性的贬义词。在美国高中校园里,中国式妈妈是个管孩子很严的家长;在纽约房产商眼中,中国式妈妈是为了2岁女儿读大学而买豪宅的焦虑者;在新西兰,当地妈妈们发起奶粉保卫战试图对抗中国妈妈的疯狂扫货……中国式妈妈最大的共性还有——爱攀比,口头禅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谁谁谁,哪哪比你好。”
这样的教育方法能让孩子做出人们期待的事,但比较也给了孩子一个暗示“你不够优秀”,于是,常常被比较的孩子,会变得自卑,长大后容易嫉妒。“父母可以说孩子做的事对或者不对,但不能说他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此外,不攀比不等于不为孩子设立教育目标。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挖掘他的潜能。”[1]
编辑本段中国式妈妈 - 方法误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中国式妈妈
80后的跳跳妈是两个混血男宝宝的妈,他们全家生活在挪威。3岁多的跳跳一个字不认识,在国内早被比下去了。“北欧家家两三个孩子,普遍采取是接触大自然式的慢养育——有钱有闲时带孩子旅游,7岁前不教文化,顶多踢踢球。“跳跳妈说。
难以拒绝攀比的其实是父母急切的心态。育儿专家林怡发现,习惯了快餐文化的80后焦虑妈妈喜欢直奔主题:7个月了怎么还不会爬?不问原理,直接说怎么做就行,不灵就继续到处求答案。事实上,养育孩子不像生产产品,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不可能会有一种解决所有家长的问题的方法。
焦虑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会影响正常的判断力。妈妈们不相信自己,只好转而互相比较。其实,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在懂孩子的基础上变通出来的。全国十佳心理教师、《孩子妈妈陪你慢慢找长大》作者吴文君认为:“资讯大爆炸的社会,妈妈们必须学会拒绝过多的育儿信息,否则就会陷入焦虑的泥沼。”吴文君说,放手养育,陪伴成长,在孩子遭遇困境与挫折的时候,给予安慰与支持,孩子的欢笑,才是人们得到的最实际的回报
子女不明白父母的付出“爱攀比”、“焦虑”竟然成了“只要孩子学有所成,大人吃点苦无所谓”的中国妈妈的标签。
做父母的大多都不愿承认自己心里的那点小虚荣,而一旦孩子没有如己所愿,做父母的就从山上跌落到谷底,得不到回报的爱会变得偏执焦躁: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一点都不明白?为什么给了孩子最好的,而他却对我们这样?以后如果孩子对我们没有我对他那么好,该怎么办?
尤其当下的不少年轻全职妈妈,她们把妈妈当成一种职业,要求回报的爱其实是对孩子的控制。在专家眼中,当妈妈是要学习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留一些时间来爱自己、关注自己,让自己更有力量去面对挑战,这样才能放下许多焦虑。否则,我们会下意识地从孩子那里需求爱,对孩子的期待会多于爱。“爱应该是自由的,是给对方所需要的,而不是把自己的无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芦荟开花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3404  
宝宝生日
2008-05-23 
帖子
534 
回复 sdyaan 的帖子

是不是全职妈妈和付出的爱是不是要求回报的丁点关系也没有呀!是不是焦虑也和是不是中国妈妈是不是全职妈妈没什么关系。
自己做好就行,不用在意是哪国妈妈、全职不全职
%%%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20395  
宝宝生日
2009-01-01 
帖子
3072 
顶顶吧 教育孩子是大事
存存妈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17928  
宝宝生日
2010-12-28 
帖子
3556 
我是来吸取精华的,哈哈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28583  
宝宝生日
2009-11-26 
帖子
16922 

拍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呵呵
我是来学习滴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我们不做中国式妈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