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几个月前的赵薇主演的“虎妈猫爸”火了之后,上月教育部的一则新闻“教育部号召家长不做‘虎妈狼爸’“又引起了父母间的议论,一时间“孩子”、“名校”、“棍棒”等关键词喧嚣直上,让家长摸不着北。而真正让家长惶恐的是:要不要逼孩子一下,逼一下可能让孩子上名校,也可能毁了孩子。
新闻中也是不断在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而不是把知识毫无热情地填塞给孩子,而风塘美术教育刘老师认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借用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如果没有童话,儿童完满的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更是我们进行少儿教育的一个方向。”
“遗憾的是,这些教育思想提出60多年,但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与此相反让孩子上名校成为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准绳“刘老师说,“目前我们在美术教育中,我们更注意的是孩子在美术创作中是否有创造力,是否可以快乐的融入这一过程之中。原因很简单,对于有自制力的**也无法在自己不喜欢的领域进行创造力的发散,这样在别人眼中再有趣的工作也会是枯燥无味的机械工作。对孩子来讲也是如此,正如我们在教孩子美术、鼓励孩子创造性的产生作品,其实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孩子理性面对生活,克服困难的能力。而不是定制一批批画家。将美术的结果作为目的,其实违背了我们‘呵护孩子创造力的宗旨’。”
对于孩子来讲,人生不能仅仅用上名校来衡量,而是在多个角度的共同饱满。而名校也是让孩子获得好人生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孩子人生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