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buka2004 于 2016-9-3 11:01 编辑
我也看到过一位宝妈分享的教孩子英语的方法,感觉挺不错的,分享给大家啊。
1. 在生活中把英语用起来
对于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或对话,我会尽量说英语,让妞妞来听,而妞妞说汉语的时候,我会用英语再说一遍,如果发现妞妞英语说错了我不会立刻纠正,而且把正确的再说一遍。 比如我夸张地做出表情和动作,“Oh, I am hungry ".“hei, hug". 等等可以结合动作的简单语言。对于能说英语的妈妈来说,生活中的自然对话,是孩子掌握语言最快的方法。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来说,比较好的办法,是结合动作和手势帮助他们理解。比如,当你说“jump”,就跳起来给她看。比如“I am running”,“I am hiding”,“I am hungry”等等,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示。孩子在不用翻译的情况下,就会自然明白在说什么。但是,还有很多语言,是无法用肢体表达出来的,我们的孩子无从猜测。这种情况的话,说完英语后,最好再说一遍汉语,但不要刻意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这也是我在汪培珽《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中借鉴的有效方法。
2. 讲原版的英文绘本(每天15分钟左右)
一套分级读物,能帮助孩子从简单到复杂比较系统的学习语言。也便于妈妈掌握孩子的程度和进度,并且能够重复讲读。重复对孩子学习语言来说,至关重要。大量地重复,才能产生自由的表达。 我给妞妞用过《新东方泡泡剑桥儿童英语故事阅读》,《轻松英语名作欣赏》,《开心小记者》《I can read》等系列的分级读物,而英国的《OxfordReading Tree》的引起版《典范英语》,是我目前最喜欢、妞妞也一直有兴趣往下读的一套书。每个孩子喜好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孩子。 我每周只讲两课,每天重复这两课。在我自己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了解,如果想把一门外语变成自己的语言,那么,就大量重复吧。没有重复的积累,只贪图快,一定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3音像资料的使用(每天20分钟).
我为孩子选择任何一样东西,前提都是好玩和有趣。不能吸引孩子,就无法达到效果。看似在玩,其实是妈妈不动声色的用心,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融物细无声地就受益了。其次是因为内容简单、重复、在场景中理解语言。 我用的是《迪斯尼神奇英语》,除此之外,有时候还会把《语感启蒙》《我的第一本英文儿歌》,以及喜马拉雅里的所有经典的英文儿歌,拿来当背景音乐天天听,也天天唱,往往是我做饭的时侯,给妞妞放这些东西。我经常听到妞妞在自言自语的跟读。
4.纯外教一对一教学(每天25分钟)
话说,因为整堂课是纯英文教学,要上这个课,必须能听懂外教说的话,还要能用英语回答。对当时的妞妞来说,有些吃力,上这个课的效率不高,刚开始的时候妞妞更多的是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说些简单的对话,后期跟着教材慢慢上课妞妞的英语才开始“上道”。我觉得孩子现在的发音如此纯正,跟那时候上了外教三个月的课,很有关系。
之后妞妞换了另一个外教,这个外教的风格跟第一个外教很不同。每次上课前,她都要问妞妞一大堆问题,比如,今天吃了什么,干了什么呀,有什么特别的呀等等,她总是想尽办法去激发妞妞,让妞妞很快有了说的欲望。整堂课轻松自在,时常听到妞妞哈哈大笑,口语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最后在孩子的教育上我还想说几点。
1. 坚持很重要
哪怕每天只用10分钟给孩子输入一些,日积月累就会有效果。但是如果今天学了半个小时,好几天不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孩子聪明不一定有所成就,但持之以恒的坚持一定会带来果效。父母能坚持做一件事,对孩子是很好的榜样。
2. 重复很重要
我常常听到一些妈妈抱怨外教说,“这个老师教的英语太慢了,孩子都掌握了”。掌握语言和掌握学科知识是不一样的。不是记住了就掌握了,不是会说这一句就掌握了。只有能自由地、在不同场景中表达语言才是掌握了。我也看到很多孩子的学习进度都很快,看似学了很多课的不同内容,但只要你换个不同的表达方式去问她,就不明白了。语言的学习,必然是很长一段时间大量的输入,才会带来惊喜的突破。
3. 方法很重要
把语言当作语言来学习,而不要当作学科内容来学习。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运用这个语言工具去更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的内容。找到适合的材料,运用妈妈因为爱而有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语言学习充满趣味。从听到说、从说到会读、再到会写,一步步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