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03602
- 在线时间
- 15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7-1
- 帖子
- 1274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94070
- 精华
- 34
- UID
- 2953821
     
- 妈豆
- 103602
- 宝宝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12742
|
别的地方看到的,感觉写的比较全面
============================
作者:李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63185/answer/145468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吐(槽)不快。
首先,宜家餐厅的“火”,完全是基于 “宜家商场很火” 的这个前提。
其次,“宜家餐厅”不是商业模式,有餐厅的“宜家商场”才是商业模式。
再次,宜家商场的盈利模式中,宜家餐厅是成本,而不是盈利点。
最后,宜家餐厅真的成功么?它真的是所谓“肩负着传播瑞典饮食文化”的使命,还是仅仅应景儿而已?
================================================
1. 宜家餐厅的“火”,完全是基于 “宜家商场很火” 的这个前提:
我认为如果不考虑宜家商场的客流,单纯来说宜家餐厅的“火”,完全是编瞎话。至少在我了解到的范围内,没有几个人会因为“想吃宜家餐厅,不想购物”而选择了去宜家。作为一家大型商场的配套设施,我认为研究一下“宜家商场厕所为什么这么火,排泄模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也是一个好课题。
2. “宜家餐厅”不是商业模式,有餐厅的“宜家商场”才是商业模式:
但凡宜家商场,无论是上海北蔡,北京望京,深圳,日本千叶南船桥,埼玉新三乡,选址都会选择相对距离市中心偏远的地区。当然,这和当地汽车普及率有很大关系:普及率越高,选址会越远。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宜家的商业模式要求店铺中有大量的库存,所以用于仓储而非展示区域,就会占用很大面积。只有在郊区才能有地价优势。
然而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就餐的问题:
当北京的宜家还在马甸的时候,(上海的徐汇商场其实也类似)周围就餐环境很丰富,宜家甚至没有准备大面积餐厅。而作为对比的是,南船桥商场方圆几公里内都没有饭馆,所以餐厅上座率非常高。
提供了饮食服务,解决长达半天甚至一天的购物计划中吃饭的问题,这事实上是宜家为了解决“位于郊区,餐饮不便”和“长时间购物”,而做出的“有餐厅的商场”的商业模式。
3. 宜家商场的盈利模式中,宜家餐厅是成本,而不是盈利点
宜家的盈利模式很简单,零售家居。不光餐厅不是盈利点,宜家配送、食品零售、再销售、Outlets,都是成本。
之所以这么说,还得说回宜家的商场构造。
宜家的商场构造中,密集摆放展示物品,尽可能多地在样板间中布置商品,大件商品集中库存,这些做法仅仅有一个目标:最大化利用空间。
不是这样么?宜家商场的展厅,恐怕比国内任何一家家具城都要局促。写字台区码放几十张桌子上百张椅子,沙发区一张挨一张,椅子区的椅子们都摆上了墙。原因只有一个,展示层的空间是密集展示商品的地方,是最能够促进购买欲的空间。作为逛过不下5家宜家商场年访问次数达10次以上的用户,我真心表示,没见过哪个顾客是直接杀进一层仓储区选家具的...
而在这捉襟见肘的展示层空间里,仅仅为了提供服务而开辟出的一片餐厅,竟然你们还会以为它能**??
哈。
4. 宜家餐厅真的成功么?它真的是所谓“肩负着传播瑞典饮食文化”的使命,还是仅仅应景儿而已?
宜家餐厅曾经有一批最忠实的拥趸:人手一张会员卡的退休老大妈们。她们凭会员身份可以领取饮料随便喝的杯子,免费的空调,累了甚至可以去沙发区睡一觉。
她们会贡献利润的话,我真心觉得宜家商场里出现了奇迹。
东西美味?
宜家餐厅的产品分为5大类:沙拉,甜点/面包,配菜,意面/土豆泥等西式主食,中式主食。前两类只需做完了放冷柜,后三类可以随时加热。饮料自取。运营成本极其低廉。
粘美味的边儿的,恐怕只有肉圆。(顺便说一句,肉圆也是我在各国宜家商场里发现的共通食品,其他都完全不一样。)但肉圆嘛...你懂的,冷冻食品微波一下而已。
而且没有汤!没有意式咖啡!没有冰淇淋!没有奶冻!除了那几块冷冰冰的“蛋糕”没有任何甜点!连酒都没有!哪怕是啤酒!!
你管这个叫“休闲、惬意、满足客户需求”的地方?!
...他们只是想让我们吃完了赶快滚蛋给别人腾个座位,好吗?
所以我觉得各位也不必纠结于菜单好吃与否,是不是应该改一改。餐厅的设立,仅仅为顾客填饱肚子而已,IKEA不会想让你在这里流连忘返的。
而且,我觉得各位能吃到蘑菇饭,应该感到很幸运了:换成德国人,只提供三明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