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刮记忆,用一个不加粉饰、没有删减的事实来告诉你过去的60年到底是个什么样?也许并不像一个感人的故事,但我想很多人都能够在这里找到依稀的影子,通过我们厨房60年来看看我们曾经错过的那些美好回忆。 由于打小日本,之后是政权之争,长时间的战乱,搞得民不聊生、国家百废待兴,作为老百姓能够活着那就是万幸,电影其实都在骗你呢,很多老百姓身在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 时间以1949年为分界线,当时的厨房都是那种大黑锅,下面是土坯搭起的灶台,上面有个烟囱,烧的是柴火,一般都是秸秆或者木头什么的,非常的简陋,所谓的厨房也就是能够做口吃的一个地方,赶上年景不好,吃的也只能是三合面之类的。这是 中国最传统的厨房,即使现在,东北和华北各地 农村仍沿用这种厨房。 那个年代里,城市的厨房和农村的厨房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城里的住房没有农村的使用面积大,所以相应的厨房面积也小,而且同样的简陋,当然除了有权有势,组织上给予照顾的家庭有很好的厨房外,一般生活在城里的人都是使用蜂窝煤加简易灶具的。 当时间来到了1958年,全国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那时钢铁是进入工业化的指标,于是全国都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3年赶超英国,5年赶超美国的目标,让人们打了鸡血一样把能炼铁的拿了出去,家里的大锅、饭铲子、菜刀什么的都没能幸免,都被缴上去炼铁了,人们开始吃集体食堂,很多地方都处于厨房真空状态。 说起厨房的变化,我个人以为应该主要看城市里的厨房变化,农村的厨房更新换代较慢,很多还在沿用灶台式厨房,使用了燃气灶也是不久之前的事情。相对来说,城市里的生活节奏较快,各种新产品更新也快。 到了60年代后期,随着政策的改变,生活环境也有所转变。60年代,建筑技术提高,人们搬进了筒子楼,但此时的厨房以合用为主,邻里之间常会尽量错开时间使用,以避免太过拥挤,但条件较差,卫生条件极低,非常不方便,不过和以前相比,居住环境已经有所提高。 1 n: Z/ E' O! t: a
1978年十一届三种全会后,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对当时的人来说不敢想象,不过效果迅速显现出来,一大批民营企业拔地而起,成为日后各领域内的顶尖企业。 & }* G% H1 b6 U$ j0 ^% t% H
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时候厨房里开始有了燃气灶和吸油烟机等,现代化厨房已经有了雏形。 如果说,吸油烟机在80年代还是有钱人的奢侈品,那么到了90年代中期,吸油烟机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这时候燃气灶、吸油烟机已经成为了家里必备的厨电。国内也涌现出很多家电企业,在厨电行业中,像老板电器这样的家电民营企业也开始崛起,为老板姓提供了大量的吸油烟机等,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供小于求,往往会出现断货等情况,老板电器也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企业。那时候对于人们来说,相对于功能来说,更多的是摆谱,谁要是有一套老板电器这样的厨电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3 A/ y; y5 P! O7 Q9 Q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人们的思想开始变化了,第一批下海的都开起了小汽车,手里都拿起了大哥大,于是,人们都普遍认为钱不在是省下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在生活上,人们也不在拮据的过日子,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对于厨房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消费者不但要求要有名牌的厨电,而且还对产品的性能开始挑剔,此时,厨电行业已经供过于求,在第一批厨电企业之后,其他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迅速活跃在人们的视线内,消费者开始挑选厨电。
进入了21世纪,人们对厨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差钱,对房子装修更是讲究到了极点,大户型的房子,名牌家居,真皮沙发,这些工薪阶层也能消费的起了,厨房更是精益求精,这个时候出现了整体厨房的设计,厨房采用同样的装修基调,对于厨电也开始要求要有革新,厨电套装开始热卖,这种统一的厨电设计风格,产品相互搭配,相得益彰,美观而实用,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此时厨电企业已经发展成形,第一阵营以老板为代表的专门做厨电的厂家,第二阵营是像美的附加做家电的厂家,消费者也被企业划分,精准消费成为了现在的实际情况。 查了点资料,看看了书,也和老人们没事聊天知道一些,写这些呢,就为了说我国已经有60年的发展,你看看,其实生活是一直在进步的,民以食为天,看厨房发展你就知道了现在的生活其实是来之不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