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688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简一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豆
110  
宝宝生日
2010-1.7 
帖子
284 
1#
发表于 2011-7-29 11: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辅食添加相关知识:
1)添加辅食的好处:从出生后4-6个月开始有计划地为婴儿添加泥糊状食物,以满足婴儿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换乳期:婴儿在6-12个月左右会逐渐减少吃母乳的数量和次数。。吃泥糊状食品是每个婴儿必须经历的时期,对提高婴儿咀嚼功能,发展语言能力有益处
2)添加辅食的原则:从少到多(吃蛋黄由1/4到1/2),从稀到稠(喝米汤-吃稀饭-吃软饭),从细到粗(蔬菜水-蔬菜泥-碎菜)。添加速度不要过快,吃惯一种再增加一种,一种食物要适应一周左右。再添加另一种,不易在同一时间内添加多种辅食。
3)添加的食物:蛋黄、米糊、菜泥、水果泥、鱼泥等。
4)添加食物的顺序:2-3个月时,可加菜水、果水、米汤;4-5个月时,可加鸡蛋黄、米粉或代乳粉、菜泥、鱼泥、水果泥(用小勺刮苹果)8-10个月时,可加鸡蛋、稀粥或烂面条、鱼泥、肝泥、瘦肉末、豆腐。饼干馒头片和切成小块的水果、碎菜等;11-12个月时,可加鸡蛋、软饭、小饺子或馄饨、碎肉、碎菜、豆制品、小块蔬菜等。喂食时可以让婴儿先舔一下,从逐步适应到勉强接受;从吃进到吐出,反复5-15次,才能毫无戒心地享受新的食物。如果把开始的拒绝视为不喜欢吃,就不再喂了,就会剥夺婴儿吃这种食物的机会。6个月以后,已能吃一些固体食物。在乳牙萌出逐渐增多时增加固体辅助食品,可以训练婴儿的咀嚼动作和咀嚼能力,刺激唾液分泌,促进牙齿增长。烹调、制作过程要做到科学合理,膳食应由“软”、“烂”为主,逐渐增加硬度,菜和面点的开头以“碎小”、“精巧”为主,烹制方法应采用“煨”、“煮”、“炖”的方式,不吃油炸或熘、煎之类的油腻食品,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给婴儿准备温度适宜的温白开水,温度为35度-40度左右。天冷时喝温白开水;天热时可饮用凉白开水,但不要喝冰水。但是“汤”和“汁”都不能代替白开水。


特别强调:

可能有些父母对“吃泥糊状食品是每个婴儿必须经历的时期,对提高婴儿咀嚼功能,发展语言能力有益处”不理解,为什么辅食的添加对语言发展有帮助,这里我特别解释一下,给婴幼儿添加辅食的行为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婴儿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的需要”,在婴幼儿吃辅食过程中,咀嚼和吞咽能力得以锻炼,牙床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对儿童语言的发育、口齿表达的清晰度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在做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些孩子添加辅食不及时,方法不正确,或者长期咬奶嘴(吃奶瓶、奶嘴、磨牙棒等),语言发展和口齿表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2周多的小孩咬奶嘴致嘴唇变形(上翘,下翻),口齿表达极其不清晰。

这是一点经验之谈,当然,刺激语言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能把所有原因都归结于此,当然也存在特殊性的案例。希望广大家长多加注意。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2873  
宝宝生日
2011-07-05 
帖子
323 
回复 只爱白玉兰 的帖子

真详细,收藏了~
赖皮猫猫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豆
1900  
宝宝生日
2011-05-28 
帖子
318 
亲说的很详细

Rank: 10Rank: 10

妈豆
863  
宝宝生日
2011-03-12 
帖子
115 
我们家孩现在快五个月了,我每天会给她四分之一的蛋黄,一点点香蕉泥,特别烂的米粥!
欣颖妈妈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879  
宝宝生日
2011-05-13 
帖子
950 
孩子还有一个多星期就三个月了,添加什么辅食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给大家说说,怎么给孩子添加辅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