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848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七月船团长编号mw10122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14556  
宝宝生日
2010-05-12 
帖子
4570 
1#
发表于 2012-2-12 23:5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又到了吃山楂的季节了,我原来对这个不太感兴趣,没想到孩子特爱吃,超市的山楂卷、山楂罐头等孩子吃的特起劲。但是超市里卖的添加防腐剂不少,不如自己做的放心,山楂、配料等都可以挑选好的。周末买了些山楂给孩子做了几罐山楂罐头,我也是第一次做,所以过程没有拍照,只把成品给大家看看。下面说下制作过程:

1、挑选山楂:我这次挑选的是面楂(卖山楂的这么叫),这个确实不错,里面果肉呈白色,软而面,口感酸甜。这个价格稍贵些,我买的是4元一件,要了10元钱的。
     挑选冰糖:我挑选的冰糖是那种大块的老冰糖,价格也稍贵点点,一斤9元。
     山楂、冰糖的比例=2:1

补充下挑选山楂的小窍门:
   一、果形。山楂扁圆的偏酸,近似正圆则偏甜。

  二、果点。山楂表皮上多有点。果点密而粗糙的酸,小而光滑的甜。 kuzo三、产地。产自山东和东北的发酸;河北、河南的酸甜适中。
  四、果肉颜色。果肉呈白色、黄色或红色的甜;绿色的酸。

  五、果肉质地。软而面的甜;硬而质密的偏酸。
    挑选时,5个方法任选其一即可。

2、将山楂洗净,去掉山楂花嘴,用笔帽或者筷子从花嘴处往前捅,去掉山楂核。我用的是筷子的大头,每个山楂我捅了好几次,能感觉出里面是否有核,如果还有就多捅几次,当然也不可能全部捅干净,剩下的核也没有关系,煮好吃的时候很容易就弄出来了。

3、锅内放清水,放入冰糖,大火烧开,转中火煮一会儿。(喜欢山楂水多的可以多放些,喜欢稠稠的就少放些水)。山楂水比山楂要甜些,吃不了酸的亲们可以多加些水。

4、冰糖充分溶解后,汤汁稍微浓稠时,加入山楂,煮10分钟即可,山楂不能煮得很久哦,煮得太久容易开裂。

5、充分凉凉了,把山楂盛到玻璃器皿里,之后放到冰箱里就OK了,随吃随盛。

    怎么样很简单吧,老公和公婆都说很好吃,比卖的还好吃呢。吃完饭之后吃点山楂罐头消消食开开胃,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哦~~~我一共做了3罐头,昨天一天就吃了1罐头,准备再做点,给我娘尝尝,老人吃这个也很好的。胃不好的少吃哈~~适宜为佳!!

附山楂的功效:
山楂营养丰富,几乎含有水果的所有营养成分,特别是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山楂酸甜可口,适合生食,又适合加工成山楂片、山楂酒等。它的药用价值也较高,山楂能健脾胃、县消化、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所以长期以来,它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果品。

一、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
  二、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
  三、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四、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五、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六、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七、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1.jpg

3.jpg

2.jpg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9965  
宝宝生日
2010-04-01 
帖子
1325 
看着就馋,我也做过几次,但把山楂煮烂了,不过味道一样的好吃

Rank: 10Rank: 10

妈豆
751  
宝宝生日
2009-08-16 
帖子
114 
楼主真能,就连罐头也能自己做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自制山楂罐头~~酸甜开胃老少皆宜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