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0964
- 在线时间
- 1243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4-30
- 帖子
- 7574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7200
- 精华
- 1
- UID
- 5897544
      
- 妈豆
- 10964
- 宝宝生日
- 2011-07-13
- 帖子
- 7574
|

本帖最后由 长公主 于 2012-7-12 11:00 编辑
为什么夏天的蜂蜜也会结晶,我百度了一些,大家可以看一下
蜂蜜结晶的速度与其所含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和蜜源有关。蜂蜜中葡萄糖结晶核非常细小,还有存在于蜂蜜中过的花粉粒,在一定条件下,蜂蜜中的葡萄糖就围绕这些细小的晶核长大结晶。蜂蜜中含有的结晶核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还受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此外,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量较低,含水量多的未成熟蜂蜜,由于溶液的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慢或不能全部结晶。蜂蜜的种类不同,结晶也不同,如紫云英蜜、刺槐蜜、枣花蜜、党参蜜等少数则不易结晶;而油菜蜜、野坝子蜜、棉花蜜等就很容易结晶。
总之,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现象,和水结冰一样的道理其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都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蜂蜜的质量。结晶的晶体是葡萄糖,并非蜂蜜中掺入了白糖。其实,真正掺入白糖的蜂蜜不易发生结晶现象,易于结晶的蜂蜜才是纯正的蜂蜜。因此,我国蜂蜜质量标准规定蜂蜜的正常状态是“透明粘稠的液体或结晶体”。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因此,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
结晶是好蜂蜜重要的物理特性,蜂蜜是葡萄糖的饱和溶液。 在适宜条件下,小的葡萄糖结晶核不断增加,长大,便形成结晶状。缓缓下沉,在温度为13—14℃时,能加速结晶过程。
蜂蜜结晶怎么办?蜂蜜的结晶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比如适宜的温度。气温在13-14度,多数蜂蜜易结晶,太高或太低的温度,则不易结晶。而且蜂蜜一旦结晶,其自然融化的过 程将更加漫长,一般不能完全融化,必须持续在高温40度的情况下才可以完全融化。结晶蜜经过高温融化后,一般就不会再度结晶。加热,就被很多生产企业用来 作预防蜂蜜结晶的措施。不要将结晶蜜加热融化,这样会改变蜂蜜的品质,尤其是高温融化,会破坏蜂蜜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VC和酶类物质。
蜂蜜结晶好不好 结晶是蜂蜜的物理变化,不影响品质。结晶蜜如何吃呢?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很简单,结晶蜜结晶吃。你可以用温水将结晶蜜冲开喝蜂蜜水,也可以抹在面包上,或者你直接 用勺子挖着吃。比如极易结晶的野坝子蜜油蜜,这个就直接吃更好,非常悦口,细如奶酪,绵绵沙沙,甜而不腻,如果是冲水喝,反而是暴殄天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