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9 s( o0 Q( @/ e$ W 工作人员分析,吊兰等植物虽有一定吸收能力,但作用非常有限。而且植物吸收甲醛,靠的是光合作用,只有白天才能工作,晚上又会将有害气体释放出来。所以在已入住情况下,卧室里摆太多植物对人体反而有害。 - U9 ^$ x! C2 p
& R- P5 C g0 k
活性炭的确有吸附能力,但它对空气中所有成分都吸附,包括二氧化碳、氧气等,所以吸附的甲醛相对较少,非常容易饱和,一般两三天就需要换一次。 % L" w/ m: v: q: q1 G, x( h
/ c1 r+ j% r v5 O. X 而采用通风来释放甲醛,短期内效果很微弱,尤其是冬天。因为甲醛是源源不断在释放,通风也无法从根本上清除。“刚装修完的房子,在达到19℃释放点时,就会如泄洪一样往外释放,形成高挥发期。3至6个月后就会降下去一半。但之后就会进入稳定的慢性挥发期,这一过程长达3至15年。这3户家庭正好处于高挥发期,所以不降反升。” + B6 x" T7 ]- e; G
3 b' K. S1 `9 p9 W+ M
& g1 y( m! }* Z/ f4 |
( w0 \4 F; o1 V7 ^ 同是精装修房室温越高甲醛越多 7 ?$ ~ o% w: ~9 N; L4 W l& a5 y2 c9 j4 l( r ■实验方法:在已经供暖和未供暖的新装修房内,先封闭12小时然后进行检测 9 ~1 k9 r7 V3 Z! G. r" p- t
& i- m1 m+ K) I4 K e. w# o" c ■实验目的:寻找甲醛释放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 X9 {6 Y# g) A. y5 I - e, b5 h! I5 Z' e4 X 记者来到李女士家看到,因为她家最近没住人,各个房间的门窗和家具全都打开了,家中卧室温度仅3℃,并无异味。 : P: o- r0 g& `2 {9 @
* D4 d3 `& ]+ _) {3 e
同时,工作人员又找了一家装修程度和面积与李女士家差不多,且一样尚未入住但已开通暖气的房子,选择这套的卧室准备进行对比测试。 ' J8 F5 E9 R* S" M q7 m# C% I; g" L; J1 c# S6 y/ V; [
■实验结果 1 x. b8 |( Y1 j0 d $ }4 E; ~" U; g% M 李女士家的卧室经过12小时封闭,室温仍为3℃,此时测甲醛含量,经检测数值为0。启动室内空调调至20℃,半小时后室温升至10℃,再次测试甲醛含量时,数值升至0.01毫克/立方米。 5 d' ~; u% k E7 f2 f
8 s: K* l, J8 l b5 t% B 而工作人员联系的那套已开通暖气房子的卧室,经过12小时封闭后,测量时的室温为28℃,甲醛含量为0.38毫克/立方米。 1 p. m4 k7 t7 m6 q/ O% G9 t
# C+ c4 v3 v) P5 }0 o ■结果分析 # Y; x' J% {+ I# K# ^- ~& B' P( V
7 j) F6 I2 s; y# Z3 a
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室内甲醛主要分为游离、吸附、结合三种状态。甲醛的挥发点是19℃,当室温低于该温度时,几乎所有的甲醛都吸附在木地板、壁纸、乳胶漆里,并不向外释放。即使整日大敞窗户通风,去除效果也微乎其微。因此,李女士家的甲醛含量开空调前测不出来。 ) Z# B& R, ^$ ?, |5 Q0 Q ; I5 r% w+ q2 v7 t3 U 而开空调半小时后,虽然接近空调风口的墙面里的甲醛因为达到20℃而释放,但整体墙面、地板温度仍很低,吸附在其中的甲醛并未释放出来。 ; @9 I, l3 ]5 Y \* E; G. m9 t
6 U4 P, o. f, c+ l 在暖气房卧室,情况就不一样了,封闭12小时后进入时明显感到呛鼻、熏人的气味。这是因为甲醛的挥发量随着温度上升而猛烈增多。 4 W. s& G" L4 Z% Y, f% z
/ T- e5 G4 a& N, f2 q# F! q
有研究表明:室温每上升1℃,木制家具和地板等处挥发的甲醛就会使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上升15%~37%。此外,夏季甲醛的挥发浓度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0%~30%。这也是为何4月至10月份,尤其是夏季居室空气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 \: K g* Y6 z* e, a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