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0009
- 在线时间
- 39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31
- 帖子
- 8364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49750
- 精华
- 11
- UID
- 2949399
  
- 妈豆
- 30009
- 宝宝生日
- 2009-02-20
- 帖子
- 8364
|
年味(之一) 记忆中的年味
鞭炮已经在夜间时不时地响起来,向上地回报善恶的灶君也已踏上飞天的征程,红对联、红门封、红灯笼和红红的中国结已经将街头渲染得红红火火,年货也在陆陆续续办回来,年味已经渐渐地浓厚起来。然而,过年的心境却并没有随着年味的浓厚而浓厚,总像风烛残年的老人老是打不起精神来,只是和这渐行渐远的年俗一样日益平淡起来,又像旧时店小二兑水过量的烧酒,越喝心里越凉,越品越没有滋味。
过去,生活贫乏的人们却不乏丰富的想象力,却能够将并不丰盛的新年渲染得有滋有味。首先是刚过腊月,人们就唱起了《过年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去杀鸡;
二十八,贴年画;
二十九,去灌酒;
年三十,吃扁食(饺子)。
二十三,本来是整理炉灶的日子,人们却将它想象成祭灶的日子,并且煞有介事地买来廉价的灶糖,却去粘灶君的嘴,让它到天上汇报时张不开嘴,不能说房东的坏话,只能隐恶扬善,只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十八,就更加丰富多彩了。贴的福字倒起来称为“福到了”;门封上画上一个蝙蝠和一个寿桃或寿星,就成为“福寿齐全”;画上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星或寿桃,就叫“五福捧寿”;还有许多组合字,像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等,贴起来又好看又吉利。
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把炉灰、煤渣之类倒到十字路口,称为“送晦气”;把芝麻杆等撒在门口,并用脚踩碎,就称为“彩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