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 | 浏览: 700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1#
发表于 2009-1-20 10: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人禽流感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的简称,是人类在接触该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该病毒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感染。目前,该病毒还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感染少数个别人,而没有发生稳定人间传播。   现阶段人禽流感的特点是:发现晚、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   我国大陆从2005年10月底确诊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到2008年5月共确诊30例,其中17例死亡。   人禽流感最主要的传染源是被A(H5N1)感染的禽类动物,尤其是散养家禽。当然,被A(H5N1)感染的哺乳动物和人也可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人主要通过吸入具有传染性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或间接接触污染物,将A(H5N1)接种到上呼吸道或结膜的黏膜上而致病。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少数证据支持人际间的有限传播。   目前人禽流感病例中多数为年轻人和儿童。多数病例在末次暴露后1周发病。发病2周后传染性就大大减弱。   人禽流感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其中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相当比例病人表现为流感样症状(肌痛、咽痛、流涕等)和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烦躁、谵妄。   如果您出现了流感样症状,并且属于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务必请您尽快就医!   (1)在7天内接触过病、死禽,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或暴露于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或者在发病前14天内,曾经到过有活禽交易、宰杀的市场;   (2)在发病前14天内,与人禽流感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护理过病例等;   (3)在发病前14天内,在出现异常病、死禽的地区居住、生活、工作过;   (4)您是从事饲养、贩卖、屠宰、加工、诊疗家禽等工作的职业人员;   (5)您是可能接触到人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室人员、疫情处理人员或医护人员。
团长编号mw10093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21510  
宝宝生日
2007-12-12 
帖子
4310 
太可怕了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是啊,还是少吃禽类的东西吧,小心无大错啊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33753  
宝宝生日
2005-10-18 
帖子
7607 

Medal No.34

不光是鸡肉,家禽,鸡蛋,鸟类都要注意,它们的粪便什么的都要注意
美妞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43132  
宝宝生日
2009-04-01 
帖子
9385 
哎,不吃鸡肉了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自1997年中国香港确诊第一例A/H5N1人禽流感病例以来,目前已有中国等15个国家发生了人禽流感病例,截至2009年1月9日全球共报道393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中国报道31例。因为可能在密切接触的同时常伴有相似的禽类暴露史,使得对A/H5N1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判断复杂化,因此可能发生有限的人-人传播。然而持续的传播未被证实,且没有超过一代传播的证据。迄今为止,尚未证实A/H5N1能够通过空气传播造成人-人的传播,社交接触不会传播A/H5N1。现有的证据研究表明,A/H5N1不易在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之间传播,在遵守飞沫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的医务工作人员中没有发现感染病例,预计近期院内感染的可能性不大。医务工作人员在接触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时应该实施标准预防和以传播途径为基础的预防措施;教育患者遵守呼吸道卫生习惯。   只要我们科学对待“禽流感”,严格按照感染控制措施去做,“禽流感”可以预防,因此不必谈“禽”色变!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最早发现于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所有禽类都对禽流感易感,感染之后死亡率接近100%。近年爆发的A/H5N1的大流行,始于2003年中期,源自东南亚地区,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严重的流行,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国家同时受累的记载。A/H5N1还被证实非常顽固,广泛流行的危险性将持续存在。禽流感病毒通常情况下不会传染给人,与禽类直接接触,或者与禽类粪便污染的表面或物体直接接触,是目前认识到的人类感染的主要途径,迄今发现的大部分人禽流感病例均可追溯到接触病禽的流行病学史。值得注意的是家鸭可以携带禽流感病毒而不发病,这可能是有些散发病例追踪不到接触病死家禽的原因之一。禽流感病毒的理化特性是对热、消毒剂、紫外线不稳定,煮沸(100oC)1-2分钟病毒完全失活,因此煮熟的禽类和禽产品是可以安全食用的,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任何病例是因为食用了煮熟的禽类和禽产品而感染。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WHO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曾警告说:“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   正当我们满怀喜悦跨入2009年新春、期待牛年春节来临之时,2009年1月6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了“北京地区出现一例人禽流感死亡病例”,北京启动了预防人禽流感二级预案,“人禽流感”一下子变得离我们不再遥远。   为什么从世界卫生组织到中国政府,从临床医生到普通百姓均对“人禽流感”如此高度重视?因为“人禽流感”有着高达50%-70%死亡率,此外人们担忧当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时有可能导致人类大流行。尽管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只要我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传染病是能够预防的,即使出现严重突发事件,也完全有把握将其控制。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什么是人禽流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