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薇格格 于 2014-4-15 16:21 编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 我也是在爸妈的呵护下幸福的长大,顺顺利利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本来学习设计的我转行做起了文职,特别羡慕文科同事桌上的一摞摞的书本,简简单单的被她们消化掉,羡慕他们饱览群书,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从小缺乏阅读习惯培养,不喜欢看书,仅限于书本和考试。 在有宝宝之前我就犯了天下父母的通病,将自己梦想和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就希望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现在宝宝两岁多一点,我很欣慰的是问他你的爱好是什么时,他回答:“看书”。 哈哈!他可能还不能理解什么叫爱好,但是这已经给我很大的安慰,宝宝加油吧!! 宝宝确实在几个月的时候就对书本感兴趣,给他念书时特别的安静,现在也喜欢给他讲书。 有图为证,哈哈! 看我们在等着上餐时逮着宣传页都不放过,认真的看,读上面的数字呢! 我们随身带着书,当他不老实到处乱动时我就把书拿出来,利器! 看我们的书还是比较丰富的吧! 小孩子的书都是彩色的,最近我给他购置了一本黑白名作《猫和鱼》,正适合我宝的年龄0-2岁。 看看这书的材质和印刷,真的和获奖作品相匹配。 他最喜欢我给他讲《猫和鱼》,虽然是黑白插图,语言极其简练,我们大人可以尽情发挥。 这里面的猫和鱼的形象特别生动,传统思想中敌对的两个动物在一起共处,彼此进入对方的世界,给大人和小朋友很大启示。 在彩色绘本、电脑动画铺天盖地的今天,能有一本黑白钢笔画的经典画作,也给宝宝的童年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在这也跟宝妈们一起学习专家对于培养孩子阅读的一些方法: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 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我们应及早地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 2、给孩子选择好书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阅读的种子,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幼儿的优秀图画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幼儿文学活动的功能定位于“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学活动的本体功能——审美,即文学作品用来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我们提倡阅读经典、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经典童话等,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润泽孩子们的童年。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书作家桥斯坦贾德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据统计,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大,该项支出已占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20分钟。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大多数家长还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亲子共读是加强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国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钦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已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给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当孩子看完一篇东西时,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家长一旁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宝宝们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