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332
- 在线时间
- 148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7-30
- 帖子
- 441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461
- 精华
- 0
- UID
- 4528241
     
- 妈豆
- 2332
- 宝宝生日
- 2000-01-10
- 帖子
- 441
|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
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
同时,过多地吃甜食,糖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食欲使大受影响。这样孩子就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
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常生长。而且零食中含有超量的人工色素、甜味素添加过量,铅含量、铝残留量超标等,已严
重影响到幼儿健康问题。
铝残留量可致发育迟缓
铝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杨瑞华主任介绍,日常食品中铝元
素的来源,部分来自食品中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如明矾和碳酸氢钠),部分是从包装材料里溶出,而在一些添加明矾的食品
里也会产生铝。专家指出,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
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主要会损害大脑功能,严重者可能发生痴呆,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影
响更大,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智力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铅蓄积易损害神经系统
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面通常会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的情况下,这些铅容易气化,气
化后的铅就会污染这些膨化食品。杨瑞华主任表示,铅是多亲和性毒物,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
系统、血管和消化系统。而膨化食品的消费者多数是儿童,他们对于铅危害的承受能力只是成人剂量的一半,甚至更少。此
外,铅所造成的危害比较明显,主要的表现就是一些神经系统的行为,比方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爱发脾气等,或
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
糖精钠降低小肠吸收能力
食品专家介绍,糖精钠俗称糖精,为一种化学合成物的代糖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
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儿童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
退。如经常食用过量含糖精钠的商品,也会对儿童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在食物中
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注明“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相关警示。
人工色素影响智力发育
零食是孩子最喜爱的食品,可现在很多零食都添加了大量的人造原料人工色素,这些色素都会对儿童造成危害,影响儿
童健康成长。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需要大
量的优质蛋白质和类脂等营养元素补充,但膨化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并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相反,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
代谢产物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长时间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躁动、情绪
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激等。
由于儿童肝脏解毒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不够健全,进食合成色素,会大量消耗体内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代谢功能,
从而导致腹泻、腹痛、营养不良和皮疹、荨麻疹、哮喘等多种过敏症。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
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 饭后用些糖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
要少,绝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常见到一些孩子整顿饭不想吃,总爱吃零食,长期下去就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常给孩子吃
零食,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也很不利。因为有的父母怕孩子缺嘴,就要啥给啥,乱加营养;有的父母一见孩子哭闹,怕麻烦图
省事,就拿吃的东西哄孩子,把糖果当成制止孩子哭闹的“法宝”。这样一味宠爱、百般迁就的结果,不仅容易养成孩子贪
嘴好吃的坏毛病,还使幼小的孩子摸透了大人的心理。平时稍不顺心合意,就撒娇哭闹,如不能满足要求,就不罢休。结果
只能惯坏孩子,养成孩子娇生惯养、好吃懒做、任性骄横、自私自利等不良品德。这一点,年轻父母可不要掉以轻心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