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哼哼哈嘿耶 于 2012-8-24 14:27 编辑
巧果的传说:
一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牛在鹊桥上村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从针穿过,就叫做巧。这习俗唐宋最盛况。
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
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性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流传至今。
二
七夕做饼如手指与口舌状,名曰“巧食”,妇女、儿童用五彩线缕贯“巧食”抛掷屋背,谓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
三
巧果是七仙女洒的泪,给宝宝们戴上,女孩子会心灵手巧,越来越漂亮的。 婆婆下午在家给宝宝做 不知道我回家能不能赶上 应该会给大家弄个成品,我老家胶东的,每年家里都会给做这个。
先上几个图给大家瞅瞅,聪明的妈妈可以给家里的宝宝做点,顺便把教程也写上吧,嘿嘿:
食材明细
面粉250g 酵母2g 牛奶125g(我婆婆用了宝宝的奶粉) 巧饼模(俺家没有婆婆用了宝宝的奶瓶盖,还有奶粉勺做模具) 白砂糖25g 鸡蛋一个
制作明细
别人的成品,大家先瞅瞅
昨晚回家 婆婆已经做好了 家里没有模具 婆婆用家里现有的盖子 压出来的 还是没有模具做的好看 不过味道超级好的 准备周末带着去和红楼群里的小朋友们聚会 附近的妈妈一起来吧 有口福的 能尝一口呢 嘿嘿 上图 : 确实没有卖相啊~~~ 以下是我家如果再吃 巧果 希望如果能讨个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