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2538
- 在线时间
- 583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8-15
- 帖子
- 676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0244
- 精华
- 10
- UID
- 4979042
     
- 妈豆
- 12538
- 宝宝生日
- 2009-12-28
- 帖子
- 676
|
本帖最后由 小半瓶醋儿 于 2011-6-13 19:10 编辑
回复 麦豆妈妈 的帖子
本以为自己讲的挺清楚了,看来亲还是没明白。
我是针对“早教是比较崇尚国外滴东西..”你这句话感觉你的观点偏颇。
早教的概念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的早期教育。是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你用的这个题目太大了,其次你理解的不是早教。
再说简单点是了解他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儿。你如果你知道他经常会将各种东西往嘴巴里塞是对外界的感知认知,用嘴巴认识物体是方的圆的还是硬的软的。你就会告诉他嘴巴里的这个东西叫什么,在感知的同时给予语言刺激。宝宝就会将物体名称和物体本身联系起来。这个不是你教的,是他自己学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很可能用成人的思想去想这个东西不卫生或可能宝宝饿了,如果硬夺去宝宝口里的东西,他将失去多好的探索和感知机会啊。如果你知道婴儿出生几个月后开始对红色的移动物体感兴趣,你就不会选择花里胡哨功能复杂的玩具,一个红色的小气球也许就 是他的最爱。
我举几个国内早教理念的例子
案例1、在我怀孕的时候看了冯德全的早教方案,我知道了0岁教育的概念,胎儿在0岁的时候母亲就要开始了,如每天给胎儿说话,保持愉快的心情,还要读书。读书要读经典,中国的经典是四书五经,读儿歌不如读唐诗,儿歌也是四句,唐诗也是四句。我不认为这个是崇尚国外的。
案例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作者讲了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并讲了学习繁体字的重要性,这个繁体字也不是国外的吧。
案例3、你在百度上搜下净空法师,看下他对儿童教育的开示,作为儿童年少时多诵读经典,老大时才有作为。做人父母如何关爱教育子女的。还可以看下海涛法师在台湾幼儿园的讲座,关于珍爱生命的一堂课。如何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爱自己爱他人。。这两位可都是说汉语的和尚
案例4、我们在一般的早教中心听到的最多的是物归原处,将东西分类整理好,玩完的玩具放回原处。这个是蒙氏经典的概念,但我们一旦到了幼儿园小学就不物归原处了吗?在中国就不物归原处了吗?
案例5 《弟子规》中讲的孝为先,是对父母的孝顺原则,这个是国外的吗?
《三字经》中讲的孟母三迁,是做母亲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这个理念也不是国外有的吧。
案例....亲自己想下吧。生活处处皆早教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