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8845
- 在线时间
- 1000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11-10
- 帖子
- 1303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8264
- 精华
- 0
- UID
- 5371851
      
- 妈豆
- 8845
- 宝宝生日
- 2009-11-18
- 帖子
- 1303
|
本帖最后由 流水之润 于 2011-10-12 22:45 编辑
我是菏泽单县的,山东的最西南边。也觉得是礼节繁琐,但基本能理解接受。不过楼主说的这个过三年的丧事我们那边不一样。一般老人去世时操办的大,一般二三十桌酒席,毕竟一家几代人好多亲戚朋友同事的,加上本家族的,人不少。一年二年就是自己的儿女子孙上坟一块在家吃个饭,三年也就是很近的亲戚去,不随礼但带烟酒,没有白吃白喝的。其实这个红白喜事怎么办还是看自己,上大学时我老爷爷去世,我爷爷我爸没让我回去,觉得学习不能耽搁。操办时他们一再坚持从简,但是后来去的人超出计划六七桌,大多是老亲戚、老同事听说后自己赶来的,在他们看来也是送一个老人最后一程吧。鲁西南这几年也跟着发展,看看身边哪家没有在外上班或做生意或打工的?多少手里都有钱了,特别是那些兄弟好几个的大家族,当儿孙的有能力想风光操办老人的后事——这个心情可以理解的。老百姓一辈子也就是结婚、去世时是主角。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入乡了就随俗吧。这不是哪一家哪一代人能决定的,需要慢慢地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