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6 | 浏览: 840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莊莊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372  
宝宝生日
20091008 
帖子
1260 
如果没有去早教中心上过课,还是不要多说话吧.这样会使上早教的亲们感到反感的.让人觉得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别生气啊亲)
天使牛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465  
宝宝生日
2009-09-13 
帖子
931 
        局外人少说话,不然会得罪好多人!有位妈妈发自内心的忠告。OK,以下是网上一位从事过早教工作的朋友,在离开早教中心后,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写了出来,并挂到当地的论坛上,正文开始:
          但愿我的这篇帖子能够引起很多迷茫中的妈妈们的注意,也希望它能够引起人们的反思。
          我曾经是位知名早教中心的早教工作者,请恕我不能说明工作的地点和名称。在这里我只想让妈妈们能够知道一些关于早教的真相。
          起初,对于我而言,早教也是个新鲜的事物,它神奇,它神秘。通过几天的简单培训,我开始了自己忙碌的工作,每天给孩子们上课,帮家长们解答问题。说句心里话,我没有过多的早教功底,没有过多的关于早教的理论知识,我唯一拥有的就是胆量和镇定的神情。我每天的心情都很复杂,我总是觉得我在拿别人的孩子锻炼自己,所以我更加的努力,我要用自己真诚的爱去弥补自己的歉疚。每次遇到家长问我一些不太清楚的问题,我都会认真的去查询,然后将答案告诉家长们。就这样,我慢慢的成长起来。记得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老板总是说“我们要用爱去关爱每个孩子,认真的对待每个孩子。”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并且把它作为我工作的指航灯。然而,有些事情总是那么不尽人意。
        随着中心效益的提升,老板的真实嘴脸逐渐也显露出来了:每次孩子们在非上课时间来玩时,他不再像以往一样让大家去陪着孩子玩,而是让我们尽可能的去冷落,但是还不允许被察觉,让家长觉得很无聊,才能带孩子走。这样做的原因是孩子和家长的到来占据了员工去做宣传的时间。对此我万分的不解。
      也许我上面的陈述,至少让家长明白了两个问题:1.不是每个中心所谓的“孩子随时可以来玩”都是发自内心的,那只是一个招生吸引眼球的牌坊而已。2.不是每个中心所谓的上岗前统一培训都是事实,更多的是像我一样来了没几天就能去上课的人。还有很多家长的疑问,我想在此大概说一下,当然我的话不代表每个早教机构都这样,是是非非确实需要您自己的实际考察和慧眼的分辨。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在当地宝宝论坛里发起团购中心课程的帖子,当然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加入的。还有,就是很多知名的早教中心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教案和专家团队,而是在老师们的工作中逐渐总结出来的,甚至是在地摊上买来了“专家教案”声称最适合宝宝的教育。为此我嗤之以鼻。还有的中心吹嘘自己的教师团队如何如何高素质,实际上很多人都是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孩子呢...更别谈什么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了...
         虽然大家都称呼这些从事早教的工作者为“老师”,而事实上,早教中心在工商的注册也仅仅是“早期教育咨询公司”而已。
         更多的真相,也许需要您自己去了解了,我的言论只代表我个人的想法和亲身的体会,也许会遭到很多同行的排斥,无所谓,我说的是我的心里话。当然这些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问题,我以后再选择同类性质工作的时候,要认清用人单位的本质,才能让自己问心无愧。也许我的言论会影响我以后的求职,那也就更证明了那些“早教机构”的种种了....
         我说的这些也不能够否定整个早教行业,因为也确实有很多的早教机构是专业的,我不举例子了,以免有恶意商业竞争的嫌疑。如果有家长想多了解什么,当然包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疑问。欢迎亲们站内短我或者加我。希望能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一片净土!
        最后愿所有的妈妈们年轻漂亮,所有的爸爸们事业有成,所有的老人们身体健康,所有的宝贝们茁壮成长!

       什么感觉?
       首先不能完全否定整个早教行业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其次更加坚定了妈妈们应该有双慧眼,最后行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真的需要提高了。
       我在回复一位妈妈在如何选车的困惑时,这样向她建议:“你去问问每一个开着的人,你的车费油吗好开吗?答案一定是,很省油很好开。”其实到底省不省油好不好开,只有自己知道。也就是说,葡萄是酸是甜无需别人来品尝,个人知道就行。因此,好多人反感就是这个原因!

能能妈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3599  
宝宝生日
2010-05-28 
帖子
1105 
我之前也一直带着宝宝考察试听济南的这些早教机构,一一听下来,我感觉这个市场确实是存在良莠不去的现象。有的早教中心,你明显的能感受到他已经变成了纯商业机构,所有的作为都是为了拉客户。但是也有很多优秀的早教机构,他们专业、正规,给孩子和家长带来有益和美好的体验。这些都是需要妈妈们去一一考察,用心感受的。
总的来说,对于早教这个东西,我认为还是顺其自然吧,如果我们有这个条件、孩子的性格和平时的生活环境等需要他去更多的接触一些人、一些事、而我们家长又觉得需要学习一些育儿知识等,可以择优上上早教班;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孩子性格本身也很好,平时也有机会和条件多长见识,我们自己对教育也比较在行的话,也完全可以不上早教。
总之一句话,上早教没有好或不好这一说,只有适合不适合这一说。
能能妈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3599  
宝宝生日
2010-05-28 
帖子
1105 
自己还有个观点忘了说:上早教的目的永远都不是让孩子学什么知识,包括幼教也是这样,上学前的教育,都不是让孩子学什么文化知识和特长技能等,主要还是以建立良好亲子互动关系、培养孩子性格、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激发探索世界的兴趣、体验快乐等等,另外就是让家长也多学学教育理念等。
曈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69806  
宝宝生日
2009-09-28 
帖子
10683 

筑家女神 装修日志写手

很赞同楼主的意见,这个主题的帖子发在早教版,反对的声音肯定多于支持的
抛开那些完全对不知道早教是怎么回事的人来说
就我身边的这些当了妈的朋友们,说实话不上早教的绝对占了大多数
我自己有很多朋友、亲戚在国外,怀孕的时候就和这些朋友们探讨过有关早教的话题
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所有的早教机构都号称自己引进的是某国什么教育理念
凡是那些国外的朋友,没有一个人建议上早教班的,说国内的早教根本不是自己宣称的那回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751  
宝宝生日
2010-04-08 
帖子
201 
我这周也想去给孩子报阳光爱婴的课程,周围的好多人都说上早教没用,可我考虑的不是说去那里能够学习到多少知识,也许早教的老师文化程度可能还没有我高呢,并不是说上了早教就等于拿到了大学通知书,我只是感觉现在一家一个孩子很孤单,早教可以给她创造一个和同龄人交流的环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豆
1923  
宝宝生日
2007-08-08 
帖子
216 
有项对一家知名早教中心的相关调查报道,他们的收费经营是在走下坡路的。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家早教中心以营利为目的的态度,当第二次拿着免费试听券去听课时中心经理态度很不好的问我“不是前几天刚来过吗?到底报不报名”。我是一直支持“父母永远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观点。我的儿子去幼儿园之前一直在上早教,我也一直跟着儿子去学习如何早教,个人认为去学习新的育儿理念最重要。收费早教的经营模式也许有待改变,将来的社区和我们周围应该有更多的推广早教方法的机构,期待能有更多的像妈妈网、育儿频道、《最家长》之类的媒体能帮助我们学习新的育儿方法充实新的早教理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妈豆
596  
宝宝生日
2008-05-18 
帖子
99 
这期《最家长》杂志真的不错,《祝你幸福》里也有很多家庭教育及孩子教育的信息可以参照
天使牛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6465  
宝宝生日
2009-09-13 
帖子
931 
楼上的好几位妈妈,是真实的用自己的想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喜欢这样的讨论,我的的想法是:赢在起跑线上,似乎跑不多远,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才是关键,踩不好就容易跑偏。人生的脚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留下脚印!这才是我对孩子教育的关键所在。
能能妈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3599  
宝宝生日
2010-05-28 
帖子
1105 
风雨骑士 发表于 2011-6-10 07:57
楼上的好几位妈妈,是真实的用自己的想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喜欢这样的讨论,我的的想法是:赢在起跑线上, ...

非常赞同!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2538  
宝宝生日
2009-12-28 
帖子
676 
本帖最后由 小半瓶醋儿 于 2011-6-12 10:50 编辑

大家讨论的真热闹啊,顺便发表下自己的观点。
        第一、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楼主的题目是早教的必要性到底有多大?而不是早教中心的必要性。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在早教中心的收费经营模式资质上去较真。早教机构本身的存在反而是顺应时代更新的,会将很多好的理念和知识带给大家,我更愿意把早教课看做是家长“学堂”,我们如果自己不去学、不专业、不懂,请老师教,肯定要教学费的吧。早教机构肯定是要盈利的,要不然怎么去发员工的工资房租水电昂贵的装修,我个人感觉人家挣点钱没错。我们住个宾馆还有等级之分,正规的“学堂”当然要收费高些。对于员工来讲,专业也好不专业也好,像楼主转载的那个员工心态和认识角度有点问题,不知道他从业多长时间,只是停留在较低职位吧,不像是优秀的机构老员工或管理者写的。“每次遇到家长问我一些不太清楚的问题,我都会认真的去查询,然后将答案告诉家长们。就这样,我慢慢的成长起来。”这其实是很好的培养员工途径啊,每个员工都能这么用心的话,拿这个学费值了。就算是老员工也不是一成不变啊,信息时代就是瞬息万变,我们随时都需要补充自己的知识能量。每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不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经验,才变成专家的吗。这点在医生、律师、教师、月嫂育儿师身上体现的最多,越老越吃香的专业。越大的学校医院都越是有很多实习生吧,我们如果拒绝他们的服务的话人家怎么成长呢?等我们老了 现在的老专家们很多都要百年了吧。专家也要更新换代吧。“很多知名的早教中心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教案和专家团队,而是在老师们的工作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我个人从事过教育行业,感觉这句话很好啊,经验是每个教育从事者的财富。经验的东西比死板的教案要有价值的多啊没有一个老师上课是死搬教案的,举个例子,教案上有个参考儿歌,很拗口,我们是绝对不去用的,还不如自己去编,你编一句我编一句,课堂反映很好,这个被我们编出来的儿歌就是经验,就是经典案例。我们可以告诉每一个新来的教师,可以直接用这个,如果他可以创新的话,那就会拿出更好的东西来分享。经验就是这么来的。 “甚至是在地摊上买来了“专家教案”声称最适合宝宝的教育”,我不知道她指的是谁写的咋不写作者呢?让人模棱两可的是好书放在地摊上怎么了?地摊是多贴近大众生活的啊。仅仅是在地摊上就没有价值了吗?我经常在地摊上看到一些辞海、四书五经系列、世界名著系列,有的纸张是差点,印刷粗糙点,跟书的作者没啥关系吧。市面上的专家教案有太多种了,有很多研究儿童教育的把毕生的精力全部投入研习中,好书不一定畅销,畅销的不一定是好书啊。地摊上难道就没有好书了吗?专家教案,也是成功个例的分享,我不觉的看这些书借鉴经验有什么不好。还有的中心吹嘘自己的教师团队如何如何高素质,实际上很多人都是没有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孩子呢...更别谈什么学前教育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了...这个很典型是个例了吧。楼主只要去早教中心试听几节课就能感受到了,尤其是双语环境的早教中心,对教师的选择尤其严格,就算是请老外,还要严格筛选老外的发音、知识、综合能力。就像我们不是随便一个中国人到国外就能教小孩子汉语的。像华德福的教育,估计国内10年内都不一定能发展起来,更何况我们小小的济南。华德福的老师应该是半个音乐家、半个诗人、半个工匠、半个运动员……  我的身边还没发现这样的教师, 所以早教机构商家如果打着这样的旗号招生,太容易被看穿了。怕就怕那些不懂装懂,随便找些理念拼成一盘菜,自己还没弄懂是怎么回事先盖一个开发智力的标签,就开始招摇撞骗,这样的地方家长多对比下就能看出来了。愿意上“学堂”的,大家只要觉得值就好。不要太迷信挂着羊头的商家。
      第二、如果大家看下孙瑞雪的书,楼主举的几个例子刚好是证明了早教的重要性,不言自破了。有段话大概意思是,在孩子的敏感期未到来时,家长引导他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起到反作用。这个反作用在他的潜意识中形成负面信息有可能会影响一生的心智发育。这个潜意识中的负面信息日积月累变成阴影,在无形中压抑,一旦受到某种外力刺激将会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能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家长千万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给予他足够的爱和自由。任由他的潜力被激发出来,不断地探索,他的成就不是我们能想象的。书中举的是爱因斯坦的例子。借陶妈的话说这类书是粗干书,像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属于枝叶书籍,枝叶属于个例,就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只适合与他们的孩子,粗干类书是讲到了中心,我们做父母的启蒙书可以看灵修类的如张德芬的书,那是根部书籍。从我们的根源发掘孩子的问题。如孩子不爱读书,那先问家长爱不爱读书,家长都不爱读书怎么去培养孩子读书呢?孩子喜欢看电视,为什么?家里有电视,奶奶爷爷看爸爸妈妈看,孩子能不看吗?家长在那里看电视要求孩子去看书,他能看得下去吗?倘若家长再凶一点,吼一点,孩子本身对书仅有的一点兴趣就再提不起来了,就算是他很想看的书,经过这么一吼,再不想看了。灵修类的书还比较有禅意和因果关系。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下。
         第三、我比较同意楼主最后的一句:并不要非得去早教找快乐找自由,。。。。。孩子喜欢大自然的东西是天性,就像我们给孩子买再多的玩具,可能不如一块小石头小木棒对他的吸引力。那么我们和孩子可以尽情的去发挥想象,给小石子涂上颜料,在地上画上小动物,捏个泥人、树叶做个拼图,闻闻各种花香、感受下草地扎在皮肤上的触觉、看着星星编个故事、亲自播种个植物、观察整个生长的过程、等,这些都是很好活动题材,在很多早教理念中都有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仅仅局限在早教中心的教室可能做不到。不过我昨天在某个早教中心观摩了一会,老师正在带着孩子们跳房子呢,在房子中做了图形、数字的变化、增加了音乐、节拍乐器等。呵呵,经典的游戏也有很多升级版,可不是只有我们那个年代有啊。
         第四、还有一点要讲下,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只有开发智力,大家可能被广告给同化了。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摔倒,爷爷奶奶说都怪地板不好把宝宝给摔倒了,这就是教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很好案例。宝宝摔倒了跟地板有什么关系?自己不小心,可能地板会滑、可能地板是湿的,可能地板上有个坑,那就告诉宝宝这样的地板容易滑倒,问宝宝疼吗?疼。那以后走路要小心,宝宝感受到了疼,宝宝可能还会给地板揉揉疼。另一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吃饭妈妈总会说好好吃,要不然大灰狼就来吃你。晚上睡觉好好睡要不然大灰狼来了。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大灰狼就在门口,再不听话就进来吃你...我们小时候就是在这种恐惧和被欺骗中长大的。这种恐惧就会一直存在潜意识中,长大后心智及人格就会体现不自信、不负责任、冷漠、孤僻、偏激等
         我是一个homeschool家庭式教育的绝对拥护者。我会所有的把精力用在家庭教育上,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社会是徒劳的。顺便分享下自己的经验。没有给宝宝去早教中心,原因是我看了百本左右的育儿理论书,老师上课的这些东西我都会,相比之下我可能唱的不够动听、跳的不够美丽,画的不够好看,但是我一直自己在寻找并坚持实践适合自己宝宝的早教活动。我的博文中也有很多好的案例分享。我每天上班下班,可能只有一两个小时能陪宝宝,我会将这一两个小时分解成N个5~10分钟,充分和宝宝做各类亲子活动,这个过程宝宝很快乐,我也很快乐。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宝宝6岁前快乐就够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不管怎么样没有一种教育模式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某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今天合适明天就不合适,放在你孩子上合适放在别的孩子上就不合适,我们当家长的一定要具备这种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啊,一旦发现了宝宝的不适应的表现,马上就要调整过来。
        这是我在妈网最长的回帖了,比我自己写的帖子还长了。~~~~~~哎~~~~~~~各位家长都不容易,辛苦了。反复编辑了N次,想举的例子太多,可能还会有点错字语句不顺啥的大家见谅了。

雪娃娃

六年级

Rank: 10Rank: 10

妈豆
881  
宝宝生日
2010.10.10 
帖子
95 
回复 zyffly 的帖子

同意,完全同意!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48588  
宝宝生日
2007-07-04 
帖子
10398 
咱俩一个思想,
俺就觉得孩子开心点就好了,
现在早教的理念固然很好,其实那个短短的45分钟有作用吗,
带孩子去早教, 还不如大人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玩玩呢
早教是比较崇尚国外滴东西,可是孩子一旦到了幼儿园,小学。。。。。又回到中国咧,相信孩子也很郁闷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451  
宝宝生日
2010-08-27 
帖子
67 
早教还是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考虑。其实最主要的是能多接触些孩子。。让孩子性格不至于那么独。早教中心也是有好有坏,也不能一概而论。
能能妈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3599  
宝宝生日
2010-05-28 
帖子
1105 
回复 小半瓶醋儿 的帖子

谢谢亲的回帖,我看了受益匪浅。
我也是一直在学习和思考关于孩子的教育,看了亲的帖子,我发现我看过的书大部分都是枝叶型的,点的东西比较多,但自己还没有完全的归纳或是提炼成方式或方法,遇到同类的问题,还是感到力不从心。
亲能不能给我推荐几本粗干类及根基类的书?谢谢了!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12538  
宝宝生日
2009-12-28 
帖子
676 
本帖最后由 小半瓶醋儿 于 2011-6-13 12:53 编辑

回复 新新和鹏鹏 的帖子

     我不知道亲的情况所以没办法给出具体书目。
     我可以给出个人的经验:我是先从孩子的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类的基础理论书籍,是必看的。原理性质的书有很多专业名词和术语,比较枯燥。大家不做专业研究的话不用太深入。了解了孩子整个发展过程后,可以制定一个宝宝大体的发展目标,然后先从自己的言行开始修正调整,可以读一些修心的书。再去结合目前市场上很多的教育理念,蒙氏、杜曼、奥尔夫、妙事多等等,看看别人成功的案例,制定具体的可执行性方案,根据方案选择早教的资料,如我们本周开始重点练习浴巾操,那本周的道具就是一条浴巾。再准备几个小儿歌,自己要会背。执行过程中发现宝宝不喜欢,ok ,我们就调整。换其他方式练习触觉抓握能力。可以抓沙子可以用按摩球滚滚身体等,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些游戏的方法很容易就能想到。
        一旦我们了解了孩子的个方面的发展过程,就可以根据他的需要去满足他了。当然我所指的早教不只有智力的训练,吃喝拉撒都要用科学的方法,如什么时候断奶什么时候把尿什么时候开始系鞋带等等。这些都是早教啊。
        既然亲重点问的是关于书,那就给亲推荐下陶妈的博客,在百度上搜下桃之源,陶妈是做儿童书籍研究工作的,对很多书颇有见解。列举的书目都有出版社和翻译者,她的宝宝5岁前读了1000多本书。对育儿也有自己的方法。
        还有我的网盘有很多电子版的育儿书和早教资料,大家需要的话尽管下载。www.115.com用户名 zaojiaoziliao密码zaojiaoziliao 。或者有特别需要哪个资料的话可以单独找我要。
       能帮大家的我也乐此不疲,尤其是愿意主动学习研究儿童教育的妈妈们,我们互相借鉴优秀的案例和经验。共同学习

优优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31177  
宝宝生日
2010-07-15 
帖子
6176 
其实楼主发这篇帖子,对大家确实也有用,可以激发每个家长在报早教之前衡量一下自己报早教的意图,想好了再报,而不是盲目跟风。早教这个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的孩子一直在上早教,我觉得挺好,但是挺好的意思并不是我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我孩子上的时候很开心,结交了很多朋友,长了很多见识,体验了不同的角色,作为家长,我也结识了朋友,更学到了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当然,育儿知识网上也有,但是在早教班,学到的是适宜我的孩子的育儿知识。虽然我家宝宝一直在上早教,但是我从不会鼓动身边的家长去上,也不会反对别人上.楼主的这篇转载,作为曾经做过幼儿园老师的我来说,我也可以写一篇,来揭露幼儿园的黑幕,结果呢?要大家都不让孩子上幼儿园吗?楼主不要太激动,大家也都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早教中心都像这篇转载中的一样,也许有的比他更差,也许有的就很好,让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目标,爱选哪儿选哪儿,爱上就上,自己想好了就可以。s最后感谢楼主发这篇帖子,挺发人深省的~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48588  
宝宝生日
2007-07-04 
帖子
10398 
回复 小半瓶醋儿 的帖子

个人意见,无关欠妥不欠妥!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反驳,早教的必要性到底有多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