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005
- 在线时间
- 154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2-20
- 帖子
- 280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161
- 精华
- 0
- UID
- 7209639
     
- 妈豆
- 2005
- 宝宝生日
- 2011-07-30
- 帖子
- 280
|
本帖最后由 高新兔兔妈 于 2012-3-15 00:12 编辑
回复 jcy9611 的帖子 这是我这两天在博客总结的,直接复制了,关于早教希望和亲们讨论学习完善,一切为了孩子
早教主要是家庭教育,这个教育里边妈妈是主角,做好这个主角应该比干好自己的工作更为重要。
早教,以致包括初中以前的教育,我觉得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孩子成长的环境,接触的人群都非常重要。这时候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还没成型,但这期间的经历对以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绝不能放养。必须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培养,同时要长远考虑。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了解。我总结了以下原则:
【原则一】:以培养孩子好的性情和生活习惯为主,教育先育人,这点是不容质疑的。让孩子有安全感,自信乐观,珍惜享受拥有的懂得感恩回报,这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础,也是孩子幸福生活的前提。
【原则二】:鼓励孩子探索世界,抓住孩子的感官敏感期,适时的引导发掘孩子潜能,让孩子体会世界的多彩,玩中学习。这个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天分,也是对智力的早期开发,幸福感的进一步培养。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很多孩子的天赋就是被不正确的培养方式给扼杀了。
(结合经历:我现在大学毕业工作8年了,而最有创造性的时候是在小学时候,我在小学时各方面都比较出色参加作文,数学,朗诵等各种比赛几乎均拿一等奖,玩也玩的好,对阅读如饥似渴,但苦于条件不许,精神食粮就严重缺乏了,潜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
【原则三】: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取得孩子的信任,关照孩子的内心世界。精神食粮比物质更重要。提供一个放松自由的成长空间,“人要取得真正的进步必须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记得欧洲一个著名教育家也提到过这一点。让孩子学会处理问题,不要事事替孩子做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有一天不教,无为而治。亲子间要有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一些心理问题并进行开导指正,心灵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原则四】:给孩子一个开心美好的值得回忆的童年。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很多教育专家也提到三岁以前还有童年的经历很重要,个人认为初中以前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我问过很多同学朋友都这么认为。童年少年时期培养的自信乐观的性格会影响人的一生。
【原则五】:长远考虑,注重可持续发展。对孩子的最终要求为将来能很好的处理生活,感情,婚姻的问题,有让自己生活幸福的能力,更高一步,就是有改变世界让世界更美好的愿景和能力,这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真正的有所建树。而不是考多少分,上名牌大学,有体面的工作。当然早教还涉及不到这么远,不过有这样的关念作指导,就会注意培养的方式,如可以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交一些良师益友,绘本漫画中也有很多生活的道理,可以进行启蒙教育。
家长填鸭式的过早教孩子识字,数数,在早期会取得好的成绩,但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之后反而可能会因家庭教育跟不上,自学能力有限而成绩落后。之前成绩过好也易引起别的孩子的嫉妒,而这时孩子如不知道正确对待别人的攻击嫉妒那么也会影响她健康成长。这并不是不赞成孩子早认字或数数。相反如果家长能让孩子在玩中得到全方位的成长,让孩子知其然也只其所以然,不光考试拿高分,人际交往,自我保护能力也很好,那就双赢了,这样就给孩子赢得了自由发展的时间,孩子可以深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受应试教育的困扰。
(结合经历:我上学之前父母教会了很多东西,初中之前综合考试拿前三很轻松,各种比赛也经常拿第一,但我并不开心,因为不知道如何对付别的孩子的嫉妒等,后来我们班当时的中等生上了北大清华的本硕连读,而我只上了普通本科。还好,工作之后,我又慢慢缩短了与别人的差距,通过分析我的优劣及成长轨迹,长远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现在我有个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别的同事同学也愿意和我沟通认为我思维方式比较好,老公说我能给他正确的方向。所以好的思维方式和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这要自己悟不全是父母教的)
以上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几点,有些概括。以后想到学到的会再做补充。具体的如何教如何学我会结合我家孩子的成长分阶段的做记录。目前宝宝才半岁,我主要是投入爱和时间陪她玩,让宝宝有安全感,并给她听歌,看些五颜六色的挂图和各种卡片来进行感官冲击。为了宝宝们的健康成长,欢迎大家指正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