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9 | 浏览: 1269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不要急着马上就站在孩子面前,试图替他改变一切。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这种经历其实是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将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   “宝宝喜欢的人不喜欢宝宝,这确实让人伤心。那你现在需要哪些帮助呢?”   很多时候,遭到拒绝的孩子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安慰和同情而已。如果孩子表现得非常悲伤,你可以先问问他是否需要你的帮助,然后给他提供几个建议。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或者你想想,你其实还有很多好朋友呢,他们都喜欢跟你在一起。   “你跟艾艾交朋友,让艾艾喜欢你啊?那就得你自己好好想想办法了。妈妈可以告诉你怎样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朋友之间要诚实坦白,有好东西要分享,还要有自信,不能因为一点儿挫折就放弃。我们做完这些,看看结果怎么样好吗?”   孩子受挫时,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点和帮助,以改变孩子的状况;并帮助孩子分析每一个朋友的特点,对照他们,指出孩子的优点和不足,让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逐渐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宝宝,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因为妈妈小时候也喜欢过一个人,可是他不喜欢妈妈。你看妈妈现在是不是很快乐?其实啊,喜欢妈妈的朋友有好多,妈妈和他们在一起照样玩儿得特别高兴。你也一样,兰兰、晓月不都是你的好朋友吗,和他们在一起玩儿,不是也很好吗?”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雯雯可以亲我,我却不能亲她? 幼儿园讲故事比赛,小伟得了第一名,大家都说他讲得好。比赛完后,班上的“白雪公主”雯雯突然跑过来,抱着小伟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小朋友纷纷鼓掌起哄,朱老师也笑眯眯地跟着鼓掌,小伟觉得太高兴了。   过了几天,大家玩儿捉迷藏游戏,小伟趁雯雯没注意,猛地冲上前抱住雯雯,并在她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雯雯“啊”地一声尖叫起来,还喊道:“你讨厌!”一旁的朱老师批评了小伟:“真不像话,你是男孩子,怎么能随便亲女孩子呢?”   小伟觉得自己委屈极了,回家问妈妈:“为什么她可以抱我、亲我,我就不能抱她、亲她呢?”   为什么不能随便亲女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很长时间内,“界限”这个词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不可捉摸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凭自己的本能和兴趣去行事的,对他们的行为来说,“童言无忌”就是最好的注解。只要喜欢的,孩子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行为,他们跨越边界的行为,常常让大人哭笑不得,他们对于自己行为受到的批评也十分困惑不解。   “你这不是耍流氓吗?这么小就占女孩便宜,长大了还得了?!”   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在大人的眼里是太直接了,可是这就是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呀!孩子性格直白外露,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矫枉过正,对他们的行为过于严厉地指责的话,你可以想象自己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行了,小女孩娇气,别理她们!”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原来不是自己的问题!孩子会怎样理解别人的反应、老师的批评?妈妈这样的回答,只会让孩子更加受伤,他们失去了一个认识“界限”的机会!   “不管是对谁,都要让别人同意了才能亲他(她)。妈妈可以亲你,你也可以亲妈妈,那是因为我们都默许对方的行为,对家人以外的人,他们不了解你,所以没有经过同意,你不能亲他们的。”   好妈妈告诉孩子交往的基本原则是要学会彼此尊重。好妈妈还会告诉孩子,表达喜爱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如握手、击掌、拥抱、点头等等,让孩子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要是突然被人亲一下,是不是也会吓一跳或者不舒服呢?”   通过提问和情景假设的方式,让孩子换位思考,认识到即使是表示喜爱,如果方式太突兀也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觉。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小宇玩儿? 一天,当小志又要去找小宇玩儿的时候,妈妈拦住了他,“你又要去找小宇玩呀?我不喜欢你同他过多的接触。”   小志不以为然地问道:“为什么?他又不是什么坏人。”   的确,小宇并不是什么不三不四的坏人,只是不爱读书。妈妈不能以此而禁止小志与他交往。但妈妈又担心交往的时间久了,小志会受他的影响也变得不爱学习,失去上进心。因为“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为什么爸爸不让我跟他玩儿?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子女在喜好和兴趣,甚至交友诸方面看法都会与父母有分歧。这时父母对子女的一些喜爱与兴趣绝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子女讨论,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父母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孩子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与人相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我不允许你跟他玩儿,你就是不能跟他玩儿?”   教育孩子是严格的,但不是通过专制手段强迫孩子服从。对孩子的严格取决于道理,讲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强迫都有力量。   “他不爱学习,你跟他玩儿也会变得不爱学习的!”   父母担心孩子不热爱学习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以自己的观点和角度对孩子以及孩子的朋友妄加评论是不可取的。   “小宇是个不坏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不爱学习。而青少年时代正是你们应该发奋读书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你们将来会受到一生中无法弥补的损失。你如果真心与他交朋友,你就应帮助他努力学习。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必须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坦言告诉孩子父母的担忧,不但能让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且孩子对于父母的话会更加信服。更重要的一点是,借助这个机会可以教育孩子在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应该积极学习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一定要摒弃。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为什么要把我的玩具给他玩儿? 艳艳从幼儿园回来,妈妈带着她到邻居李阿姨家去串门。李阿姨两岁的儿子彬彬正坐在地板上玩小汽车,艳艳看见小弟弟,跑过去陪他玩儿。彬彬一眼瞧上了艳艳手中的天线宝宝,便哭着喊着要。   艳艳把玩具藏在自己的身后,不肯拿出来。妈妈劝艳艳:“妈妈不是跟你说过,有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吗?把你的天线宝宝借给彬彬玩玩儿好吗?”   艳艳的手还是不肯拿出来,摇摇头:“我的玩具才不给他玩儿呢,他会弄脏的!”   妈妈有些生气了:“你怎么不知道让着小弟弟呀?他刚才还让你玩儿他的小汽车呢!你希望他这样哭下去吗?”   艳艳想了想,终于说:“那好吧!”便把手中的玩具递给了彬彬。彬彬立刻破涕为笑,坐到地板上玩儿起天线宝宝,艳艳也开始专心地玩儿起地板上的电动小汽车。   一会儿,彬彬玩儿腻了天线宝宝,又跑过来,抓起艳艳手中的小汽车,“呜呜”地在地板上爬着,手上还攥着天线宝宝不放。   望着左手握着天线宝宝、右手握着小汽车的彬彬,艳艳满脸委屈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是说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吗?为什么我的玩具给他玩,他的玩具不给我玩儿了?”   我不想把我的玩具给小朋友玩儿,可以吗?   为什么我的玩具给他玩儿,他的却不给我玩儿呢?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在进入集体生活前,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父母长辈处处都让着自己,形成了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可是进幼儿园后,面对许多与自己同样身份的小伙伴,孩子会发现自己丧失了“特权”和优势,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如何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个性,是今天独生子女家庭急需上的一课。孩子不会分享,就不会真正成熟,不会在社会上受到欢迎。   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首先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的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刻意模仿的重要对象。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鼓励孩子分享,孩子就会乐于与人交往;父母自私狭隘、生怕吃亏,孩子则会变得霸道、小心眼儿。当然,如果一味地教育孩子忍让,轻易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别人,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会变得丧失自信和自尊,性格懦弱、胆小、孤僻。孩子的同龄人,也是他们观察学习的榜样、借鉴的典型,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不同小伙伴的行为,学习优点,避免缺点。   其次是要不断训练孩子的分享行为。例如:让孩子主持为家人分食的工作,当他们的工作得到肯定,他也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可以邀请别的孩子到自己家做客,或带孩子到别人家玩儿,孩子们在交流和沟通中会理解分享的原则。
亚男

贵宾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30009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8364 
再次,对于孩子的分享行为要进行一定的区分,让孩子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不同原则进行分享的行为。首先是要树立他们平等分享的观念,对于周围情况相同的人不能有偏颇,要平等对待;其次是和所有的伙伴共同分享。在分享的方式上,还有轮流分享、礼让分享等。孩子逐渐熟悉这些原则和方法,就会很好地做到既有分享的意识,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真正体会分享的快乐。   但是分享的前提是尊重,是在孩子和别人愿意的基础上。因此,尽管要倡导孩子分享,但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他把自己喜爱的玩具让给别人。   “你怎么那么没礼貌啊,把你的玩具给他玩儿!”   为了所谓的“有教养”,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让孩子割爱,可能以后你的孩子就不会珍惜什么,也不会为自己争取什么了!   “你有那么多的玩具,给他玩儿一下算什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豆
67  
宝宝生日
2007-07-12 
帖子
419 
收藏,不错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强烈推荐父母必看的)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