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心的小屋 于 2016-3-30 17:53 编辑
美术、钢琴、轮滑……宝贝的兴趣太多了,然而报了班之后,却又坚持不了几天就嚷嚷着不去了,再过几天又有了新的兴趣,央求爸妈给报上新的兴趣班。如此循环往复,宝贝不腻歪,爸妈的荷包可也要瘪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孩子兴趣多是好事,可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那么之前的投入都就打了水漂。蓝蛙少儿戏剧认为,孩子的“三分钟热度”是非常正常的,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爱热闹,不爱繁华落尽后的平稳。孩子容易被“邻居家的孩子”影响,哥哥姐姐们的表演被表扬了,那么自己如果也会表演,就会受到一样的表扬了吧?然而孩子对于后期的辛苦练习并没有心理准备,非常容易由于投入产出的低价值判断而半途而废。
2.难度过大,孩子招架不住。每个孩子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在产生兴趣时,他们自己,甚至包括家长,都是不了解他们的自身条件是否真的适合学习这样技能。比如有的孩子身体协调性天生较弱,那么学习钢琴、轮滑等需要肢体协调的技能时,就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热度冷却。
3.课程趣味性较差,孩子不爱学。技能的训练很多时候是很枯燥的,孩子难以预见到之后的重复无聊的训练,在实际遭受这种“待遇”时,很难提起兴趣继续下去。
孩子的心理是丰富而多变的,只有能迎合他们需求的课程,才能获得他们持久的兴趣,少儿戏剧,就是这样一种课程类型。 1.充分的表现机会。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呆在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练习。他们努力的成果,能够以非常“风光”的方式表现出来,赢得同龄人的羡慕和长辈的赞许,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2.难度适中,不强求孩子具有**技能。剧本的排练中,孩子要掌握多种技能,包括声乐、形体、表演、台词等,角色的多变,使得孩子即使在某一部分有短板,也可以调换其他角色进行扮演,总能够在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因而不会因为难度高、无法参与的原因而放弃。 3.趣味性强,新意层出不穷。剧本是无穷无尽的,孩子每次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尽相同的,每节课都能获得新的知识,接触新的剧本和角色,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兴趣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