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4599
- 在线时间
- 1000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7-9
- 帖子
- 272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2324
- 精华
- 2
- UID
- 6138590
   
- 妈豆
- 14599
- 宝宝生日
- 2009-01-08
- 帖子
- 2722
|

本帖最后由 粉黛★氤氲 于 2016-6-2 09:11 编辑
今天偶尔打开邮箱,发现了人教社小数部编辑给我的回信。嘿嘿,四月底孩子学2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觉得那种方法真是脑残,正好看到了他数学书上有编辑部的电邮,说欢迎提意见,于是就给他们写了封电子邮件。没想到他们在5月9号那天真的给回复了。以下是邮件内容。
我发给他们的邮件:编辑您好:
我是一个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一个80后。我孩子现在在学由你们出版社主编
的数学一年级下册。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你们的教材跟我小时候的教材有很
大的出入,如果是比我小时候方法更科学更简单,那我们家长是非常愿意看到的。但
是有这么好几次,我发现现在的改变并非是更简单更容易理解,而是把简单的问题复
杂化了。跟好多同学家长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跟我有同感。比如前段时间学的凑十
法。像这种还好理解一点,但是如果7+6呢?再凑十感觉是不是就复杂了点?
-
还有像我孩子这种小孩,习惯拆分右边这个,即使右边是9他也会拆分9这是简单问题
复杂化了吧?
-
其实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没有必要给孩子讲的这么复杂吧,像我小时候从来没这样学
过但是大家都会啊。
再说说今天学的两位数的加法,哪个简单哪个复杂一目了然啊。
-
-
我们小时候的别说两位数相加,就是四位数五位数甚至十位数都很清晰明了。为什么要改成现在这种让大
人看了都眼晕的算法呢?
人教社的编辑对于我的不解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觉得他们非常负责任。以下是编辑的回信:
家长您好,
我是人教社小数室一年级上册责编,根据您提出的相关问题,现作以下回答:
1.您提到的20以内进位加法,如,9+6,7+6等。
根据课标要求,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口算,达到熟练地目的。学生在刚开始接
触时,习惯用“接着数”的方法,这在10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了,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
进行教学。“凑十法”是学生
新接触的方法,为了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认知,教材给出了几种方法,突
出了“凑十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而不必一定要经
过“凑十法”。
“凑十法”包括“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2张,其中“拆小数,凑大
数”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一方法。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的进
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
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计算。
2.您给出的两位数的加法其实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内容。您说的竖式用于解决两位数
的笔算问题,这部分内容学生会在二年级上册接触到。
根据课标要求,两位数加整十数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口算。教材中只是给出了口
算的思路图,帮助学生将思维的过程直观化,可以先把几十和几十相加,再加上几个
一。这样的直观图学生一目了然,能够进一步强化
思维的过程,从而逐渐达到熟练的目的。
希望以上能回答您的问题!
祝好!
陈曦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电话:(010)58758311
传真:(010)58758300
Email:chenxi@pep.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