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一论坛上看到这样一贴,觉得写的真好,最起码我是十分十分的认同,亲们觉得呢? 婆媳之间既无亲情(血缘关系),又无爱情(肌肤之亲)。只有具有以上两种情感的人在一起相处,比如是父母和孩子这样的三口之家吧。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因为彼此在感情上有自动愈合的功能,才会主动地原谅对方。相互不必设防,心底坦然。这一点是人性决定的,与一个人后天养成的习惯、性格还有道德品质无关。而婆媳、翁婿之间,根本不具备组合成一个家庭的这一先决条件。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世同堂”这一抹杀人性的糟粕理念害了现代的年轻人。比如,受这种糟粕理念的影响,在中国就有一个荒唐的话题:母亲和老婆都掉到河里,该先救哪一个?很难回答,是吧?因为这一问题导致离婚的夫妇也不再少数。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样荒唐的场面出现?一个男人,如果还和妈妈在一起,实际就还是个没独立的男孩。就还承担不起娶妻、生子的责任。如果已经建立自己的家庭,救老妈的责任是老爸而不再是自己(对于女方道理也一样)。我们现在年轻人经常苦恼的所谓的“家庭”矛盾与纠纷,实际应该称之为“复合家庭”之中的问题。家庭问题通常出在“复合”这一点,而不在于家庭本身。换句话说,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或者这个家只有依靠丈夫受“夹板气”才能勉强维持。那还是我们本应该温馨的家吗?我们的年轻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对的。做长辈的承受不了孩子离开的那种失落感,想继续关心子女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但这些应该是小家庭与“老”家庭之间的事。注意,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不要一厢情愿地坚持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思想上要做到泾渭分明,才不会鸡和鸡毛一锅煮,弄得最后不可收拾。事实上,男方父母是一家,女方父母是一家,小两口带着孩子又是一家。亲情归亲情,孝敬归孝敬,关怀归关怀。彼此尊重,才是最符合人性的事情啊!即便需要一方的老人照料小孩,那也要定位在家庭之间的互相帮助这一点上。作为我们老一辈的人,不要老想着回报,其实子女们能将我们的孙辈抚育、培养好,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啊。对于他们的小家庭,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播种而不是嫁接。一方面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比如在美国,年轻人在结婚前通常已经离开父母,并且在经济上独立。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总体地看,人们也能看得更开些了。由于家庭“复合”带来的所有社会问题与危害终将被人们彻底认识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