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老年人是指65岁以上的人群。由于年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比如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脑功能衰退,视觉和听觉及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肌肉萎缩等,这些变化可明显影响老年人摄取、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体重异常和肌肉衰减等问题,也极大增加了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此老年人在膳食和运动方面更需要特别注意。 我们为老年人的膳食生活习惯总结出以下几点,以预防慢病的发生: 少量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
吃好三餐,少量品种要多,注意荤素搭配,烹调方法多样化,常换花样,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食量小的老年人,餐前和就餐时少喝汤水,少吃汤泡饭。
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活动。
少量多次,清晨一杯温开水,每次50~100ml,不应该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应该养成定时定量主动饮水的习惯。每天的饮水量不低于1200ml。
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 对于成年人来说,BMI<18.5kg/m2是营养不良的判别标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脊柱弯曲变形,身高较年轻时缩短,而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使得BMI指数相应性升高。许多研究表明,老年人体重过低,增加营养不良和死亡率风险,因此原则上建议老年人BMI最好不低于20.0 kg/m2;另外还需要结合体脂和本人健康情况来综合判断,针对性评价和指导。 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快快乐乐,而不是闭门不出。走家门,广交朋友,参加机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老年人应该以家为乐,享受家庭喜悦和亲情快乐。对于孤寡、独居老人,建议多结交朋友,集体用餐,增进交流,促进食欲。年轻人对老年人更加关心照顾,陪伴交流,注意饮食和体重变化。
在饮食上,对于老年人还有以下几点禁忌需要注意: 1、忌过饱:过饱加重消化负担,心脏病加剧。 2、忌过快:不利于消化,加重肠胃负担。 3、忌油炸类、熏烤类、腌渍类、冰镇类、酱制品、甜食类、动物内脏、过期食品。 4、忌谈笑; 5、忌看书报:大脑活动需要大量血液,而消化液分泌减少。 6、忌汤泡饭:不利于消化吸收,加胃病。 7、忌食物过热:损害口腔、咽喉、食道及胃黏膜,引发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