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5 | 浏览: 12328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1#
发表于 2009-1-21 00:1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历史弥坚,绝非西洋药所能替代.如一葱、一姜都可治百病,民间偏方简単易行、疗效显著、方便实用、甚至很多偏方分文不花就能治好疑难杂证,这些偏方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及先辈们经年积累下来的宝贵材富。偏方也是国医学中的一枝奇萉。
  我曾游历于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必收集一些民间防病.治病的偏方,现已有不少,愿与大家分享。因病有不同.病因不同.因人而异.不可能做到一方包百病.治百人,是否灵验用后便知。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没有,偶是一点点找的,呵呵
YUAN宝

硕 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4623  
宝宝生日
2007-11-15 
帖子
4237 

Medal No.34

有打包版的吗?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5949  
宝宝生日
2007-11-15 
帖子
9591 

Medal No.34

中医还真是博大精深啊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半 身 不 遂 半身不遂也称偏瘫,多发于右体,是中风或脑栓塞后的主要后遗症之一。中医学认为,脑溢血大体属于中脏、中腑范畴,乃因患者平素气虚血专,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或招受外邪,或内伤七惰而致病。病后经血受主阻,表现于肢体。 方一:马前子炎、金蝎、水蛭、僵蚕、黄芪、川芎各30克,白花蛇干25克,蜈蚣十条。共研细末,每晚服2克; 方二:独活、桑寄生各30克水煎内服。并用硝、木瓜、透骨草、柏子仁各100克煎汤洗浴; 方三:黑豆100克煮至开花加独活15克煎20分钟, 分两次加白酒20克冲服; 方四:乌龟三只切头取血,加冰糖6克。隔水蒸半小时,分两天服用,连用数次。 外用方:陈艾、木瓜、白酒、醋各250克。加水煎汤,熏洗偏瘫部位,每日三次。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中 风 中风又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非外伤性而又发病较急的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神经性损害。因其发病急骤,故也称为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一般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属脑出血、脑血栓形戒、脑栓塞等范畴。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并伴有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瘫痪、牙关紧闭或目合口张、手撒肢冷、肢体软瘫等。 方一:乌梅6芫,天南星3克,冰片1.5克。共研未,搽牙齿,用治中风口噤不开,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方二:细辛(又名杜衡)5克,研为细末,吹入患者鼻孔。用治中风不醒患者; 方三:大蒜两瓣,去皮捣泥。涂于患者牙根部。治中风不语者; 防中风茶饮方一: 槐花6克,开水泡,代茶饮; 方二:莲子芯2克,花茶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胸 膜 炎 胸膜炎亦称肋膜炎,是由于感染、变态反应、化学、物理等多种病因引起的,常继发于肺部的胸膜炎症性疾病,如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根据胸腔有无积液,一般又分为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和化脓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为胸痛、气急、发热、咳嗽、胸膜摩擦音和胸腔积液。炎症消失后,可产生胸膜粘连和增厚。 方一:桂枝、葶苈子、五味子9克,麻黄、甘草、生姜各6克,细辛3克,大枣5枚。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方二:苍耳子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连服五剂; 方三:薤白15克,瓜蒌12克,丝瓜络9克,积壳4.5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方四:天南星400克,白矾100克,共研为末,加密为丸,每日三次,每次10克。 食疗方:猪骨500克捣碎,鲜苦马蹄莱连根带叶250克水煮。分三次食服。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心 绞 痛 本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而致阵发性前胸压榨感或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症候。本病的发作多在劳累、激动、受寒、饱食、吸烟时。 方一:西洋参、川三七、鸡内金、琥珀、珍珠各10克,麝香0.3克。共研细粉,每日三次,每次2克; 方二:黄芪30克,生地、当归、白芍各12克,川芎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方三:老榕树根、余甘根各30克,蒿草根15克。水煎服,每周服药6天,连服4周为一疗程; 方四:当归30克煎汤,冲服三七粉3克,肉桂粉1.5克。一日分三次服。 茶饮方:银杏叶5克,洗切碎,开水焖泡半小时,代茶饮。、、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失 音 失音即嘶哑是指声音失去正常的圆润清亮的音调,常见于喉炎、声带麻痹、喉肿瘤等症。中年以上的患者,若声音嘶哑持续不愈,应考虑喉部肿瘤的可能,须及时就医诊治。 方一:鲜青果50克,胖大海、天花粉、麦冬各12克,锦灯笼、山豆根各6克。水煎两次,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方二:知母、川贝各18克,玄参、天花粉各9克,青黛、地骨皮各6克,冰片1.2克。研末,以藕汁熬膏成丸,噙化润下; 方三:茶叶3克,盐6克同用砂锅炒焦,加苏叶3克加水煎汤,每日分两次服用。 食疗方一:梨两个,冰糖50克,贝母10克共蒸半小时。分两次食服; 方二:花生米(连内皮)60克,加水用文火煨熟。分两次食服; 方三:生鸡蛋一枚打入碗中,加砂糖50克调匀,用开水冲沏,每晚睡前服。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口 疮 该病不同年龄的人均可发生。多由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口疮往往反复发作不愈,严重时可影响进食。其临床特征是:口腔内唇、颊、上腭等处粘膜出现淡**或灰白色之小溃疡面,単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形,周围红晕,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可反复发作。 方一:黄芪、茯苓各30克,薏苡仁、扁豆各15克,党参、白术、藿香、陈皮、半夏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方二:百草霜、五倍子各10克,冰片3克,细辛1克。研末,每日3次将药末敷于创面; 方三:鸡蛋一枚煮熟,取蛋黄放入铁锅内,在火上炼油。用蛋黄油搽患处; 方四:将独蒜切片,含于口中,无辣味时吞下,每天含三次。 食疗方一:莲子30克,白萝卜250克,共煮每日分两次,喝汤食莲; 方二:平果、胡萝卜各250克,洗净,绞汁,每日分2~3次服食 茶饮方:莲子芯3克,开水泡代茶饮,每日一剂。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耳 聋 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按发生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按病变的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耳聋和机能性耳聋;按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导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三类。引起耳聋的原因很多,如任何外耳道的病变,外耳道闭锁,中耳的外伤,中耳炎症,中耳肿瘤,耳硬化症,病变侵入镫骨底,以致镫骨固定等,均可引起耳聋。 方一:灵磁石30克,党参、黄芪各15克,丹参、骨碎补、补骨脂、仙灵脾、黄精、首乌各12克,川芎、五味子各9克。 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治神经性、老年性、药毒性耳聋; 方二:柴胡 制香附各50克,川芎25克。共研为末,1日3次,每次9克,温开水送服。治外伤性耳聋; 方三:六味地黄丸30克,柴胡、川芎、石菖蒲各12克,制香附、骨碎补各9克。先浸泡30分钟水煎两次,混合后每日分2次服。 治肾虚耳聋; 方四:葛根20克,甘草10克。水煎两次,混合后每日分三次服。适用于突发性耳聋。 食疗方:薤白7枚,人参20克,防风10克,研末。猪肾一对,去膜切片,葱白2根,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治老年耳聋。、、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耳 鸣 耳鸣为耳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且愈是安静,感觉鸣音越大。引起耳呜的原因很多,各种耳病均可发生耳鸣,如耵聍栓塞、咽鼓管阻塞、鼓室积液、耳硬化症,内耳疾病更易引起此症,此外,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耳毒药物等均可引起耳鸣。中医学认为耳鸣多为暴怒、惊恐、胆肝风火上逆,以至少阳经气闭阻所致,成因外感风邪,壅渴清窍,或肾气虚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有的还耳内作痛。 方一:龙胆草10克,泽泻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连服七剂治耳鸣; 方二:枸杞30克,白果10克。水煎每日分三次温服,三剂为一疗程治耳鸣; 方三:葵花子壳15克加水煎服,每日分两次温服,连服七日治耳鸣; 食疗方一:乌雄鸡一只,洗净加白酒(60度)四斤煮熟食用。治肾虚耳鸣; 方二:猪皮90克,香葱60克同剁烂,查熟后一次食用,可加盐调味,连吃三天,治耳鸣。 外用方:将盐适量炒热,装入布袋中。以耳枕之,袋凉则换,坚持数次,即可见效。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青 光 眼 青光眼是指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功能障碍的一种眼病。正常眼压在10~21毫米汞柱,如在21~24毫米汞柱之间,则为青光眼可疑。包括原发性青光眼(闭角型、开角型)、继发青光眼、混浊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中医统称为“五风内障”,基本病机为情志抑郁,气机郁结,肝胆火炽,神水积滞等所致。 方一:川芎、白芍各6克,当归、熟地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连用半月; 方二:白术 、甘草、柴胡、升麻、草决明各6克,蒙花、菊花、陈皮、当归、黄芩各4克,谷精草、半红大枣各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连服一周,后隔天一剂服半月; 方三:夏枯草、茺蔚子各30克,黄芩、生地、石决明、丈黄各15克,龙胆草、山栀子、赤芍、菊花各12克, 荆芥聼、半夏、甘草各9克。水煎服,用量同上方; 方四:珍珠母、车前草、夏枯草各25克,荷叶、菊花、熟地黄、双钩、乌梅各15克,香附、当归、泽泻、大白各10克, 川芎5克,甘草、琥珀(冲服)各3克。服用方法同上。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老 年 性 白 内 障 白内障是常见眼病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本病是在全身老化、晶体代谢功能减退的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形成的晶体疾患。当引起晶体囊渗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体营养依赖的房水成分改变,而使晶体变为混浊。中医称为圆翳内障、白翳黄心内障等,认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失健运,精不上达所致。另外,部分因肝经郁热及湿浊上蒸也可致病。 方一:熟地、党参、茯苓、炒山药各15克,菊花、黄精制首乌、沙苑子、白芍、枸杞、当归、女贞子、制桃仁各12克, 川芎、红花、车前孑、神曲、夏枯草各10克,陈皮6克。水煎两日一剂,分三次温服,连服七剂。治白内障初发; 方二:石决明、枸杞30克,生地、熟地、麦冬、元参、钩藤各20克,白芍、当归、茺蔚了、白术、云苓、菊花、青葙子、决明子各15克, 车前子、防风、红花、香附各10克。共研为末混合。每日2次,每次8次温水送服。用治未成熟白内障; 方三:神曲120克,磁石60克,朱砂30克,琥珀、生蒲黄各15克。共研细末,加蜂密制丸,每丸重9克,每日三次,每次一粒。 外用方:朱砂15克,飞炉甘石2.5克,冰片1.5克,珍珠0.5克。研极佃末。点眼,每天点3~5次。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沙 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和角膜炎。有发痒、流泪、怕光、疼痛、分泌物多、异物感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眼睑内翻倒睫,损害角膜,视力减弱,甚至失明。 方一:草决明、蝉蜕、夜明砂各9克,凤凰壳6克。用米醋煎药。每日一剂分两次服,连服七天; 方二:夏枯草30克,杭白芍、草决明各15克,生地黄、全当归、川酒军各9克,红花6克。水煎每日分两次服; 方三:泗水防风、川羌活各9克,全当归、生地黄、实条芩、沙蒺藜、杭白芍、红花各6克,正川芎4克。水煎每日分三次服。 外用方一:黄连、西瓜霜各5克,西月石0.2克。加水200毫升用文火煎至100毫升。每日洗眼3~4次; 方二:秦皮9~12克。水煎后澄清,微温洗眼。每日2~3次; 方三:黄柏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半小时,过滤后每日点眼3~4次,每次1~2滴。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遗 尿 遗尿俗称尿床,是一种夜间无意认的排尿现象。幼儿在3岁以内由于脑功能发育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紧张疲劳等因素,偶有遗尿,均不属病态。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经常尿床,是疾病状态遗尿。本病多见于儿童先天性隐性脊柱裂、先天性脑脊膜膨出、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脊髓炎症和泌尿系感染染及尿道蛲虫刺激等。 方一:桂枝15克,白芍、甘草各10克,水煎取汁,加饴糖10克每日分两次服。补脾益气,用治儿童体虚遗尿; 方二:柿蒂12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连服七剂。用治儿童习惯性遗尿; 方三:玉竹6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连服十天。用治儿童习惯性遗尿; 方四:公鸡肠一根,剖开洗净,焙干后研末。每日两次,每次4克,温开水送下,连服十天。治儿童遗尿。 食疗方一:白果去衣壳10粒,红枣10枚。水煎后加白糖20克睡前食服; 方二:猪腰一对,西洋参、龙眼干各15克。蒸熟食用。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佝 偻 病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指婴幼儿时期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和磷吸收不良,引起骨骼生长障碍,以致影响其它器官发育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疾病。患病开始主要以精神改变为主,烦躁不安、易激惹、睡眠不安、夜间惊叫、多汗及因头汗出而致头皮发痒,摩擦枕头,使脑后头发脱落而形成‘枕秃’。进一步发展为全身肌肉松弛无力,腹部膨隆如蛙状,并逐渐出现骨骼系统的改变,6个月以內婴儿形成颅骨软化,前囱过大和闭合过晚、出牙延迟,6~8个月出现方头,肋外翻、肚子大,严重者形成鸡胸或漏斗胸,O或X形腿、驼背,甚至出现脊柱和骨盆变形等。 方一:毛蚶壳30克先煅烧,然后同龙骨30克,苍术9克,五味子3克共研为细末。1日3次,每次视年岁大小、病情轻重服1~3克, 连服60天; 方二:珍珠贝30克,太子参9克,苍术、熟地、五味子、女贞子各6克。研细末。服用方法及量同上; 方三:生黄、党参各9克,丁香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连服一月; 方四:鸡蛋皮炒糊与等量炒黄豆混合研末,加适量白糖。每日3次,每次3克温水送服,连服一月。 食疗方一:虾皮10克加入鸡蛋一枚,拌均蒸熟,佐餐食用。经常食用有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之效; 方二:将媎脊骨或腿骨砸碎,熬成浓汤,加菠菜稍煮即成。吸髓、吃菜、饮汤; 方三:生地、麦冬各6克煎半小时,取汁加100克粳米煮粥。常食可治佝偻病; 方四:鸡肝一付加粳米100克煮粥。可预防和绐疗佝偻病,对有明显软骨表现者尤佳。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小 儿 惊 厥 惊厥又称抽风、惊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紧急症状,尤以六岁以下儿童多见,多由高热、脑膜炎、脑炎、癫痫、中毒等所致。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可引起脑缺氧性损害、脑肿,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初发时意识突然丧失,同时有全身的式局限于某一肢体的抽动,多伴有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也可伴有吐白沫和大小失禁。而新生儿期可表现为轻微的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如凝视、面肌抽搐,呼吸不规则等。 方一:薄荷、连翘、山栀、黄芩、大黄、钓藤、石决明、全蝎、尤齿、蜂蚕各10克。水煎分三次日服。适用于小儿急惊风; 方二:黄连、肉桂、丁香、干姜各10克。共研细末,每日两次,每次两克白开水冲服。用治小儿慢性惊风; 方三:金银花9克,甘草3克,猪胆2克。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适用于急风; 方四:牛黄3克,梨汁100毫升搅匀分两次内服。用治小儿急性惊风; 方五:珍珠母、炒枣仁、钓藤、杭芍各10克,蝉衣、栀子各6克,甘草、黄连、防风、青黛各3克。 每剂水煎两次,分三次日服,连服七剂。以后三周内隔日服一剂。用于防止惊厥仅复发作。 外用方一:桃树二层白皮120克,大葱200克、灯芯草6克。共捣烂敷于患儿两手、两脚心处。用治急牲惊风; 方二: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待口中感觉有蒜味时止。用治小儿脐风。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消 化 不 良(二) 消化不良主要是指食物进入体内不能完全消化,而无法吸收的一种病症。成人、儿童都可发生。轻者仅仅表现为腹部不适,重者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水呈蛋花样,食欲减退,腹腅等。并因食物末完全消化、吸收,身体长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体形消瘦。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儿童生长发育。治疗此病以调理、食疗为主。 方一:白术、鸡内金各30克,干姜10克焙干,共研成末,红枣肉250克捣泥,混合后在炭火上焙干。每日三次,每次15克开水冲服; 方二:连翘、橘皮各30克,土茯苓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方三:干石榴皮15克,高梁花6克。加水300毫升,煎成100毫升汁液,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食疗方一:粟子20枚(儿童减半)去皮,加水适量煮成糊膏,加白糖30克调味; 方二:牛肚250克切丁,煮半小时后,加大米100克共煮成粥,可加少许盐调味; 方三:将适量山楂去核,山药去皮蒸熟后加白糖混合,每日服食100~200克; 方四:鲜胡萝卜250克切片,加水、盐3克煎烂,一日内分多次服完; 方五:鸡蛋两枚煮熟,取蛋黄放入锅内用文火熬炼取油。分两次服下蛋黄油。1岁以内小儿只用1枚蛋; 方六:莲子30克开水泡,去皮去心,糯米100克共熟成粥,食服; 方七:馒头切片,方入平底铁锅内,用文火煎焦后研末,用开水冲服。
果缤纷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3085 
小 儿 夜 哭 夜哭是指婴儿白日嬉笑如常而能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少则数日,多则经月,故又称夜啼。其原因有多种,如腹部受寒、过食炎烤之物、暴受惊恐,体质较弱及父母体质素虚等。有的因营养过多、运动不足,有的因怕黑;而处在兴奋状态的小孩,也会常常夜啼,尤其是有神经质或腺病质的小孩,更有夜哭不停的情形发生。 方一:杏仁、黄芩、野菊花各5克。水煎服有镇惊安神之效,用于肺热惊啼型夜哭; 方二: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量,研为细末。每晩取5克药末置用普通膏药,贴于脐部,次晨去掉。治小儿脾脏虚寒型夜哭; 方三:葛根研粉,每晚取5克开水冲泡,调入蜂密饮服。有肋小儿安睡,治夜啼; 方四:桃树嫩枝(取枝尖一尺长)五支,水煎每日分两次温服。有治疗小儿夜哭之效; 方五:灯芯草5克,烧成灰,涂于母亲的乳头上,让孩子吃。逯用于吃母乳的婴儿夜啼。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偏方治百病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