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做事能力
实例五:你宝宝是怎样脱袜子的?

类似的一张图片引发了在场妈妈们的共鸣,看来宝宝们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呐,啧啧。 这一段落里,贾老师两句话说的非常经典: 养孩子的过程就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 早教不是教给孩子怎么脱袜子,而是要教会孩子做事情的条理,教给孩子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将来做事时不至于使蛮劲,毫无头绪。(大概意思哈,我整理的) 当你看到宝宝这样脱袜子时,是否哈哈一乐就过去了?你的宝宝会像成人一样脱袜子吗,而不是从脚尖拽下来或是这样用嘴咬下来?
脱袜子的四个步骤:1 把拇指放进袜筒,2 褪至脚后跟,3 脱下来,4不脏的叠好,脏的扔进脏衣篓
教给宝宝时,先要科学的示范方法,然后鼓励宝宝亲自体验尝试 学得快的宝宝两三次就能掌握,慢的也只需要一周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些不起眼的细节进行早期教育,那孩子将来可能就会是个处理问题能力很强的人。
再显摆一下,偶家媛妞已经学会脱袜子啦,不过孩子小,新陈代谢快,袜子是天天都洗的,所以就没有教她怎么叠。我们抱着她,她会把袜子放进自己的洗衣机里面的。媛妞现在对穿袜子很感兴趣,已经知道要拿着袜子筒往脚上放,不过还不能自己穿上呵,可能肢体能力还没达到吧。
两岁前视觉发育程度最快,要注意给宝宝合理的视觉刺激,尤其是宝宝出生第一年视觉能力发育最快。
认知过程,看到、指认、分类、抽象。 具象-概念-抽象
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符合认知规律。
(当时笔记就是这么记的,这一段应该是对上面例子的拓展延伸和补充说明,告诉家长们按照孩子的认知规律来循序渐进的诱导启发孩子)
尝试各种思路解决问题,不要确定唯一方法。
(媛妈当时觉得这句话很有启发,毕竟孩子的想像力是十分丰富的,成人却越发的循规蹈矩,孩子在画纸上点一个点就能把它想成红彤彤的太阳,但是我们大人眼中却看不到这些美好了。保护孩子的发散思维,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但是媛妈回来再整理这份笔记的时候,又有了很多思索和疑惑。我们要鼓励孩子尝试用各种思路解决问题,那么前面的脱袜子的例子里,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把袜子脱下来了,虽然过程不同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又有何不可呢?我们面对孩子的不断成长,对于这些细节到底怎么拿捏,怎么取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