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7758
- 在线时间
- 104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19
- 帖子
- 16170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23323
- 精华
- 1
- UID
- 2950513
      
- 妈豆
- 37758
- 宝宝生日
- 2008-10-30
- 帖子
- 16170
|
孕期生理现象与应对:
发生的事情 现象描述 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便秘
大多数准妈妈在孕期都会发生便秘,而长时期的排便不畅又导致痔疮的形成,这不仅造成身体的不适,还影响准妈妈的情绪稳定。
由于孕期分泌大量的黄体酮,它可以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同时也使大肠蠕动减弱。由于子宫不断增大,重量增加,压迫到大肠,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因而减弱了排便的功能,许多孕妇于孕中后期便秘现象严重。
解决办法主要是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芹菜、韭菜等),多吃水果,足够补充水分,适当增加活动(如散步),生活规律。孕妇还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切勿吃泻药及灌肠,便秘严重时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直肠出血与痔疮
内痔位于肛门括约肌的上面,排便时通常会出血,较不会有疼痛的现象,除非内痔突出于肛门外面;外痔位于肛门括约肌之外,通常不会出血或疼痛,但易并发血栓,严重时则会疼痛。
怀孕时,子宫逐渐增大压迫静脉,阻碍静脉的血液循环,引起淤血,形成痔疮。痔疮的症状包括瘙痒、肿胀、疼痛及出血,并有内痔与外痔。
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加重痔疮的病情,甚至使内痔脱出。孕妇最好采取侧卧或膝胸卧式,在臀部上垫一个枕头,减轻痔疮的压迫,或用冰袋冰敷患部,皆可舒缓痔疮的不适。若发生疼痛时,则需请医师帮忙协助解除痛。
腿部抽筋
准妈妈有时会有小腿肌肉酸痛、紧绷的感觉。
夜间容易发生抽筋,这也影响睡眠的质量。
小腿抽筋即下肢痉挛。 引起小腿抽筋的主要原因是缺钙。
孕妇久坐或由于受冷、受寒、疲劳过度也是发生下肢痉挛的一个原因。
妊娠后期子宫的增大,使下肢的血液循环运行不畅,也会导致腿部抽筋的发生。
睡前可以热水泡脚,在洗脚时对小腿后方进行3-5分钟的按摩,解除疲劳,并注意调整睡姿,尽可能采用左侧卧位,伸懒腰时注意两脚不要伸的过直,并且注意下肢的保暖。
应增加钙和微生素B1的摄入。钙的摄入量每天不少于500毫克。还要多晒太阳。
腹部搔痒
肚子越来越大,肚皮老痒痒,出现了干痒的症状。
产生了橘皮组织甚至妊娠纹。 随着胎儿的成长、羊水的增加,孕妈咪的子宫会逐渐地膨大。当腹部在快速膨胀的情形下,超过肚皮肌肤的伸张度,就会导致皮下组织所富含的纤维组织及胶原蛋白纤维,因经不起扩张而断裂,产生妊娠纹。
涂抹一些保湿乳液勤加按摩,给肌肤补水的同时,来增加肌肤的弹性,使皮肤的延展性变大,按摩同时也是防止橘皮肌肤的的好方法。
既然已经出现了干痒的症状,就说明肌肤已经有些难于承受了,滋润是最好的抚慰方式。
贫血
孕妇贫血通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有些还可能出现头疼、头晕、耳鸣、目眩、疲倦、心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差及肚子不舒服等,严重的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 1、怀孕前体内就缺铁,而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与脐带的生长,需铁量也大量增加,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妊娠期血细胞、血浆都会有增加,相对来讲就会有一个血稀释,所以原来血色素不是很足,一稀释就会低于正常水平,导致贫血。
3、孕妇本身体质较弱,体内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比如铁、叶酸和维生素等,使造血机能发生障碍而导致的。
1、改善饮食,吃富含铁的食物。饮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类、肝脏、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鲜蔬菜。每周吃一次肝对预防贫血是十分有好处的。 2、对于中度以上贫血,口服铁剂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孕期贫血除服铁剂以外,服用小剂量的叶酸(每日400ug)。
3、如果吃二维亚铁有反应的话可以换一些其他的药物,二维亚铁吃了有反应,是因为其中所含的铁离子对胃有刺激。
睡眠
很多孕妇在孕初期睡眠较好,这是因为她们要孕育和保护胎儿而感觉疲劳。随着胎龄的增加,孕妇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
觉得怎么躺都不舒服,还时常被各种疼痛或者噩梦和其他孕期反应索干扰。连肚子里的胎宝宝都躁动不安。 1、随着胎龄的增加,胎儿体积变大,孕妇腹部逐渐隆起,睡眠时就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姿势。
2、尿频,腿抽筋、后背痛,心率加快,呼吸短促,胃灼热及便秘,孕期梦多,精神压力大等其他孕期反应干扰睡眠。
3、孕妈妈采取右侧卧位或仰卧位时,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引起回心血量减少,易出现低血压。这时,胎宝宝就会在妈妈肚子里出现剧烈的躁动,影响妈妈的睡眠质量。
1、尽量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汽水、咖啡、茶,临睡前不要喝过多的水或汤。 2、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睡觉前不要做剧烈运动等,假如可能的话,午间睡上30~60分钟,以弥补晚上失眠所造成的睡眠不足。
3、孕妈妈最好选择左侧卧位睡觉。左侧卧位则可以供给胎儿较多的血液,这时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会更安逸,同时也会保证妈妈睡得安逸。
发麻
孕中期,后背隔三差五地阵阵发麻发紧,有时半天无法缓解。 孕妇体型巨大改变,脊柱神经根受压可出现生理性“后背发麻”。
胎儿不断出现反射动作,如吸收和吞咽,躯干的成长速度胜过头部,此时的母体出现后背发麻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如果休息、锻炼调节后仍无法改善,需排除先兆流产可能。
这种生理性的发麻可以进行保守治疗缓解,而且这种发麻的症状多数在产后都可得到完全的改善。平时多注意一下身体的行动。
如果经过休息、锻炼等方法调适,孕妇“后背发麻”的症状持续存在,就应该尽快到医院产检,排除是否先兆流产和其他专科疾病,如糖尿病、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病、颈椎病等等。
胎动
胎动很早就有了,但并不是一开始准妈妈就能感觉到的。如果是生育第一胎的话, 妊娠16-20周时才能开始感觉到胎动。
1、胎动减少。 2、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3、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1、准妈妈血糖过低、发烧。准妈妈的体温如果持续过高,超过摄氏38度的话,就会使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小家伙也就变得安静许多。
2、缺氧、受到外界刺激、撞击,高血压,以及外界噪音的刺激都会使胎儿做出类似的反应。
3、脐带绕颈。好动的小家伙翻身打滚时一不小心被脐带缠住了,就会导致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
1、注意休息,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适当进行锻炼。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应该定时到医院做检查,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和他人保持距离,防止外力冲撞和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3、一旦出现异常胎动的情况,要立即就诊。坚持每天数胎动,有不良感觉时,马上去医院检查。
了解生产疼痛
到了孕中期,应该有意识地去了解什么是生产疼痛。
产痛不同于外伤或烧伤所引发的疼痛,分娩时的疼痛是阵发性的,随着产程的进展,疼痛的频率越大。 分娩时,有人对生产时的疼痛反应特别敏感,甚至由于害怕产痛而对怀孕产生恐惧心理。很多人之前并不了解产痛,导致越惧怕疼痛。
产痛是在分娩时子宫肌肉强烈收缩以及胎儿经过产道时对组织的牵拉作用而引起的。
女性在怀孕期就应当了解产痛是可以控制的,在精神上打消对产痛的不正确的认识,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精神上也应放松。
参加适度的锻炼,防止产生巨大儿,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可以学习分娩时的呼吸法,恰当的呼吸法也有助于胎儿的娩出。
高血压或先兆子痫
身体肿胀,血压高,蛋白尿,在孕妇中,这种病的发病率约为5%~10%。
怀孕20周后,女性的血压升到140/90或者更高。但如果女性以前从来没有得过高血压,产前惊厥很可能会出现。 孕期高血压或孕期先兆子痫也叫做孕期血毒症,它是一种与怀孕有关的高血压。
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遗传关系较大。也有其他原因,如: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E,钙。先兆子痫的孕妇体内的血管在孕期相对更为狭窄,阻碍了孕期血液的流动,导致孕期某些器官,如肝、脾等血液供应不足。女性的身体对宝宝和胎盘有种“过敏症”等等。
经常性的医疗保健,可使产前惊厥在早期就被检查出来并治愈。如果没有对其治疗,它就会发展成惊厥,惊厥是一种更严重的状况。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的治愈是在分娩后。用药物治疗来预防产前惊厥进一步发展成严重的状况,但是只有通过分娩才能“治愈”。
应该对胎儿的动作做日常检查,做有压和无压检查、超频波、羊水诊断和其他必须的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