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61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济南艾玛妇产医院

认证商家

Rank: 5

妈豆
89904  
宝宝生日
2017-04-05 
帖子
14218 

济南通

1#
发表于 2015-9-25 15: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B超诊断结果:
1.晚妊   宫内单活胎   臀位
2.胎盘成熟度Ⅱ+度
3.子宫肌瘤


我院有一例巨大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牛女士,于2008年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当时子宫肌瘤并不大,没有手术指征,去年底牛女士怀孕,随着孕期增加,子宫肌瘤增长的速度惊人,比胎儿发育的速度快多了,子宫所供养大部分都被肌瘤吸收,因此,手术势在必行!

患者一入院,济南艾玛医疗团队就组织了讨论,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在内,做到胸有成竹!我院医疗总监、主任医师刘立新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着子宫肌瘤患者成功切除且已经成功生产病例。

孕前发现子宫肌瘤,因孕期子宫肌瘤生长迅速,胎儿可能因子宫肌瘤或其它周围组织压迫导致发育不良、胎儿畸形等,也极有可能出现流产、早产。专家团队对牛女士会诊后,牛女士臀位合并妊娠子宫肌瘤,要求剖宫产,同时将子宫肌瘤切除。

济南艾玛妇产医院医疗团队历时1小时30分钟顺利完成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切除子宫肌瘤多个,最大子宫肌瘤为12*10*10cm,手术非常成功,顺利分娩出3550克男宝宝,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展现了济南艾玛妇产医院医疗团队临危不惧,医术精湛。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相对较小。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1)子宫出血 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多见,而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 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甚至引起肾盂积水。
(3)疼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诉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则可有痛经。
(4)白带增多 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带增加。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
(5)不孕与流产 有些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或易发生流产,对受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有关。巨大子宫肌瘤可引起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肌瘤压迫输卵管可导致管腔不通畅;黏膜下肌瘤可阻碍孕囊着床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约4∶1。
(6)贫血 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较严重的贫血多见于黏膜下肌瘤患者。
(7)其他 极少数子宫肌瘤患者可产生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一般认为与肿瘤产生异位激素有关。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7434  
宝宝生日
2014-11-09 
帖子
1278 
子宫肌瘤这么大,孩子还能长到7进,真是不容易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济南艾玛妇产医院巨大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手术成功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